A13: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5月07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寿如金石,佳且好兮
陈茗屋
  陈茗屋

  我在学习篆刻的初级阶段,是绝对的赵之谦迷。这主要是受了君匋老师的熏陶。当时,老师不但也是赵迷,而且收藏了大量的赵之谦作品。

  说“大量”,说出来吓人一跳。老师收藏了一百多方赵之谦的篆刻作品,其数量超过了全国博物馆以及日本人藏品的总和。五十多年前,钱老师曾把珍护的赵印,悉借小子钤拓。那时,我学会了钤印和拓款,老师也早已把他自己的作品交我椎拓。蒙他谬赞,还说我比那些收钱椎拓的还要出色。

  《赵之谦印集》上下二卷,是我亲钤手拓的第一部印谱。那时做印谱很是不易,福建刚恢复生产连史纸,极粗陋。少量的印谱纸也没有印刷厂肯接单印刷。我便自己在木板上刻了印谱的版框,用毛笔蘸了绿色的国画颜料,一枚一枚手工印刷。

  印谱里收录了这一方“寿如金石,佳且好兮”(见图)。由于老师购得这方印章的时间较晚,所以以前老师自己编辑的印谱里还没有收录。

  而且,在我钤拓期间,老师又借到了几方赵印。因此我钤拓的《赵之谦印集》,较现在桐乡君匋艺术院所藏,多出了四方。可以自信地说,我制作的这部印谱,不但钤拓都十分用心,就收录内容而言,也足以傲视他谱。

  赵之谦的篆刻,震古烁今,是开天辟地的大英雄。由于篆书出色,印作的篆意盎然。他当然是继承了邓石如、吴让之印从书出的印学主张。不过,确立赵之谦在篆刻史上划时代成就的,却是他祭起的另一面大旗——印外求印。

  这方“寿如金石,佳且好兮”,取法汉代镜铭,可说是印外求印的一个绝佳的典范。

  镜铭,是铜镜背面的文字。汉代的镜铭,虽有不少带有隶意,但几乎都是古雅的篆书,隽永可爱。“寿如金石,佳且好兮”这八个字采自汉“长宜子孙镜”。句意吉祥,人见人爱。文字的书写也脱胎于是镜。原先的文字率意简练,线条挺拔光洁,造型别具特色。现在的二个“女”旁,即参照了原文,但更为简括,极具匠心。

  印中的“兮”,下部作云纹状,是此印的印眼。也只有天才的赵之谦,才敢作此大胆之极的安排。如佳曲的尾音,渐轻渐远,余音绕梁……

  这一笔,虽说极为大胆,却也极为陡险。要在恰到好处。过则俗,过则恶,过则流里流气。这个界限,这个“度”,很难把握。赵之谦之后,有多少印人,想出类拔萃,想做创新的大师,前仆后继,其勇可嘉。遗憾的是,失败的远远超过成功者。

  说此印是印外求印的典范,因为从来的印家向不留意汉镜铭文等印章以外的文字。说赵氏是开天辟地的大英雄,因为他敢把看到的碑帖,器皿上的文字都拿来入印。秦诏版、汉碑碑额、《吴纪功碑》、《畜阝君开褒斜道碑》等等,都会在他的印面上反映出来。开创了前人没有的面目,丰富多彩,且达到可赏可赞的高度。

  赵之谦的印作,如天趣横溢的唐诗。唐以后,规矩越来越多,格律越来越死,趣味却越来越少。赵氏以后,学他一路的,也难逃这一怪圈。

  赵之谦是绍兴人。个性直率。自信,自傲,脾气坏,却天才盖世。他自称“天七人三”,自诩天才因素占了七分,胜过常人。因此,自己认为作品的神妙之处,别人做不到。

  他佩服的人不多,逝去的印家中“丁黄邓蒋巴胡陈”,他佩服。余子难堪共酒杯。但他毕竟是慧眼独具的大印家,在一方自用印的边跋中,他说“息心静气,乃得浑厚。近人能此者,扬州吴熙再一人而已”,对健在的前辈让之吴熙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不过,一转过身,又俏皮地说,吴让之的篆刻是“能品”,距他心中的神品尚有距离。

  谁都喜欢听好话,吴让之也不能免俗,看到赵之谦赞他“一人而已”,兴冲冲地刻了两个印章送给赵氏。如果,如果他又看到说他仅是“能品”,吴老先生大概要翘胡子生气了。

  据说赵之谦为人很讲信用,对亲友很不错。可惜一生清贫。四十四岁时才任官江西,做过三个地方的知县,那里当时是贫瘠之地。文人有傲骨,洁身自好,不屑敛刮,不善迎谒。做了十一年的知县,一直未得升迁,七品以终。

  赵氏做官以后,无暇刻印。享年仅五十又六。所以他的作品不多。但是其卓荦不凡的篆刻,不仅影响了黄牧甫、吴昌硕、齐白石等大师,至今仍是印家学习的典范。

  晚清四大家中,吴让之是帮闲终生;黄牧甫做过大官的幕僚,晚年稍现富裕;赵之谦和吴昌硕都是知县。一个是“一月安东令”、“弃官先彭泽令五十日”,但晚年在上海收益颇丰;赵氏则以劳累贫困卒于江西南城任上,身后萧条,靠友朋的醵资,才得以安葬在杭州。

  可以这么说,“寿如金石,佳且好兮”仅仅是赵之谦对所有粉丝的祝福而已。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新民观察·要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中国新闻
   第A07版:新民资讯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动态
   第A10版:人物/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动态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阅读/连载
   第A16版:互动
   第B01版: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金融城
   第B03版: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B04版:理念分享/金融城
   第B05版:金融城/互联网金融/上海物业
   第B06版:基金纵横/汇市金市/金融城
   第B07版:福彩专刊
   第B08版:金融城周报/中国商学院/金融城
   第C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C02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C03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化时评
   第C04版:音乐时空/国家艺术杂志
   第C05版: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
   第C06版:文娱台历/国家艺术杂志
   第C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C08版:艺坛特稿/国家艺术杂志
“花爷”归心
寿如金石,佳且好兮
少年不知酒滋味
红色客栈
扫一扫,关注“夜光杯”
新民晚报夜光杯A13寿如金石,佳且好兮 2016-05-07 2 2016年05月07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