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2:上海教研/新民教育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8月31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海
建立学生教师学校区域立体评价体系
  上海市教委教学研究室副主任纪明泽

  (1)在社会转型发展的背景下,上海希望通过评价的改革来撬动课程教学的改革,通过课程教学的改革来撬动学校整体的变革。上海提出要关注学生的学业质量,对学生的学业质量用绿色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并在学业质量综合评价的基础之上,结合教师的教学评价,学校的办学评价进行区域性的教育质量评价。从教育的价值取向上,绿色指标追求的是高水平、低成本、可持续的质量观。

  (2)上海绿色指标由10个方面的内容构成,包含学业水平、品德行为、身心健康、学业负担等。它主要是一种问题导向的设计,是基于上海教育转型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的问题,基于问题解决的一种归纳的思维方式。绿色指标的10大指标旨在引导当前上海基础教育从区县到学校教育质量以及教育内涵的提升。

  (3)绿色指标的推出是基于3个方面的具体背景和参考。其一是整个社会对学业成绩的过度关注;其二是国际大规模学业质量评价的趋势;其三是上海于2004年-2010年参与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建立中小学生学业质量分析反馈与指导系统”项目实践的经验。

  (4)绿色指标目前正在使用的综合评价工具包括学科测试工具、背景调查问卷、体制测试等。学科测试工具涉及小学的语文、数学;中学的语文、数学、外语和科学学科。背景调查问卷则分为校长、教师、学生、家长等。

  (5)绿色指标学科测试的框架由内容和 能力两个维度构成,测试工具则在该框架下进行开发。编制工具时,首先考虑测试的定位,内容和能力维度的具体内涵的界定,各种变量的比例结构。尔后形成细目表,再到命题编制和试测。试测后进行数据分析并再次进行磨题,最终形成正式的工具。正式测试后,再分析数据并进行标准设定工作。

  (6)绿色指标的测试报告有不同的类型(基础数据报告,绿色指标报告,政策分析报告,问题诊断报告)、不同的层级(上海市区报告,上海市的报告,区级层面的报告,学校层面的报告)以及不同的版本(社会媒体公布的版本,内部研究的版本)。

  (7)基于绿色指标的测试结果,上海形成了“结论源自证据,分析产生行动”的操作机制。上海市区县及各学校在实践上的主要做法有:第一,应用绿色指标评价的方法、程序改进区县学校的日常测验,综合了学科测试、背景调查问卷、观察记录相结合的评价方式;第二,构建以校为本的质量保障体系,加强了项目推进与队伍建设相结合;第三,对改进实践的过程与效果,建立了自我评估的机制。在评价改革的推进中,协同的改革举措有:第一,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第二,加强高校考试招生改革;第三,改善学科课程教学,推进严格基于标准的教学;第四,推进学校的创新实验建设;第五,改变单一的学习方式,进一步加强数字化学习环境;第六,推进电子学生证的使用;第七,提升课程领导力,促进学校多样化发展。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新民邻声·热线/上海新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新民邻声·话题
   第A08版:家装专版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专版
   第A13版:专版
   第A14版:社会新闻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阅读/连载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A25版:新民健康
   第A26版:新民健康
   第B01版:新民教育
   第B02版:上海教研/新民教育
   第B03版:上海教研/新民教育
   第B04版:专版/新民教育
   第B05版:新民教育/专版
   第B06版:专版/新民教育
   第B07版:新民教育/校园内外
   第B08版:汽车周刊
   第B09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10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建立学生教师学校区域立体评价体系
着眼于学生个体发展及学校反馈的质量评价
立体绿色评价,你准备好了吗?
学习导向的学业质量监测
着力评估文化的发展
新民晚报上海教研/新民教育B02建立学生教师学校区域立体评价体系 2016-08-31 2 2016年08月3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