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国教院副研究员吴慧珉
(1)TASA的目的有二,其一是监测小学、中学和高中学生学习变迁的趋势变化;其二是提供制定课程纲要时的具体反馈建议。TASA是一个低风险的测验,其以学科的评价为主,涵盖的学科包括:国语、数学、英语、自然和社会。自2009年开始, TASA开始每一年段只试测一个年级,每个年级三年一循环。抽样上,TASA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测试工具上,除学科试卷外(每名学生只抽测2个学科),还包括学生填写的背景问卷和校长填写的学校学科问卷。在标准划分上,TASA分为四个水平(基础以下、基础、精熟跟进阶),已有研究结果显示全台湾地区约有15%的学生在基础以下水平。TASA能够在一些政策面的问题上提供重要的参考,如研究发现台湾地区的学生的学力品质并没有一代不如一代;族群间,新移民到国生阶段和一般生的差异性已经几乎不存在,但原住民跟一般生的差异越来越大;城乡差距上,都会核心地区跟低度发展地区的差距则在扩大。
(2)台湾地区开发学力检测的原因,一则是各学校希望TASA的报告显示层级,二则是希望降低各县市试题研发的成本。学力检测的特征包括由下而上的推行机制、自愿参与、普测的机制,以及试题公开。学力检测报告有几种类型,如帮助教师了解如何解读县市检测的统计报告;介绍学力检测的目的,检测规模,还有评量架构的报告;以及试题分析和提供教学建议的报告(分为县市层级、学校层级跟班级层级3个层级的报告)。通过这些报告,县市的教育管理机构、参测的学校以及班级的教师都能够得到相应的建议,以促进地方、学校和教师改进教学的质量。
(3)个别化的诊断教学平台是一个线上的诊断系统,其主要的特色是针对每一个学生在线上提供个别化的辅助教学。在线上答题后,学生方面可以得到个别化的概念诊断报告,并进而针对自己学习较为薄弱的概念去看相对的补救教学教材。而教师则可以看到学生概念学习的对错情况,进而有针对性进行帮助并调整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