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华秋实三十年,几多梦想几多圆;植根基层企业报,编读往来思更远。
多少年来,经我编辑刊登在企业报上的图片文字,数以万计,有的还被大报转载。有一位作者,二十多年来,始终留在我的脑海不曾离去。那还是1995年底的事了。当时开出租汽车是许多人向往的好职业,到友谊公司为外宾开车更是一种荣耀,公司每年要招一批驾驶员,上岗前都要严格培训,并写小结,我就从小结中发觉有潜力的未来通讯员。司机小韩在小结中对开出租车的想法很有特点,我就摘要刊登了出来。见报后的小韩欣喜万分,从车队打电话到编辑部,说第一次看到自己的文章印成了铅字,圆了他的童年梦。从此,每隔两三个月,他就会托车队干部到我们编辑部送稿,畅谈他的学习工作感悟,我和他也建立起了友谊。他的一篇文章当时还被《新闻报》转载了。
第二年10月,小韩自己来送稿子,但脸色非常难看。经了解,小韩前几天身体不适,去医院检查确诊患了癌症已到晚期,医生说时间不多了。小韩强忍病痛,写下对工作的挚爱,对生活的思念,并希望能在走完人生之前看到报上自己最后一篇文章。我立刻调整版面,来实现小韩的愿望。报纸出版后我单独寄一份到他家,但仅隔十天,车队领导来电说小韩走了,下午要去他家慰问,我当即表示一同前往。
在小韩家里,听小韩妻子说,当他看到自己的绝作时,精神上好像宽慰了许多,他还执意要穿着公司的识别服远行,可见他对企业的热爱之深。不久,我参加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凤鸣主持直播的“书迷沙龙”节目时,叙述了小韩的故事。
企业报在实现职工梦想的同时,作为编辑记者,也在记录、实现着他人和自己的梦想。作为服务企业,司机每天要接待无数的中外宾客,而了解客人对企业和司机的服务情况,也是我们的采访对象之一。我还有幸采访过两位名师,一位是全国劳模、特级教师于漪,当时她参加上海两会,乘的是我们公司的车。还有一位是义务支教淮北山区的上海好女儿查文红老师。2002年,山区儿童想看看大上海,圆个都市梦,我们公司派了蒋师傅和刘师傅两人驾驶一辆大客车,一路把师生从淮北山区接来。到沪之前,我得知司机夜里将车停在公司,第二天一早两人去闵行师生的住所接他们去影城看电影,就当即决定第二天一早到公司随车去采访。从公司到师生住所再到影城,我在车上先后采访了两位司机和查老师及其他师生,下午赶紧写了《随车圆梦》,新民晚报2月19日在第6版率先发了这篇文章,题目叫《这里比梦想更美丽》,比我们企业报早两天。3月9日,中国建设报在头版以《圆梦上海》为题,也转载了这篇文章,并配发了我拍的两张照片。小小企业报,真是职工圆梦的大舞台。
十日谈
企业之声
鸭子上架学摄影,明请看本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