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7:金融城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5月13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袁堂军:“一带一路”体现国际责任
■ 复旦大学亚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经济学院教授袁堂军 本报记者 张炯强 文 本报记者 胡晓芒 摄 详见B2·封面人物>>
  提出“一带一路”的背景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的展开深化了价值链的全球分工模式。在这种分工模式下,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或是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中低端生产环节转移到中国等亚洲发展中国家。在该时期形成的亚洲生产网络是亚洲发展的基础,也是竞争力的源泉所在,但所生产的产品主要是出口到美国和欧洲等发达地区,具有很强的外需依存体质。

  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和行动计划,勾画出我国对接发达国家的贸易投资规则。无论是地理空间还是产业价值链,中国都处于东西汇集的中心地位,“一带一路”的提出,不仅体现了中国主动承担国际责任的姿态,更为全球经济提供了由各国共同参与共同受益的重要国际公共品,具有强大的经济外部性,无论对中国、亚洲还是世界经济的复兴都具有重大意义。

  ——袁堂军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特别报道
   第A03版: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特别报道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评论/专栏
   第A08版:郊野大地
   第A09版:文体汇
   第A10版:聚焦/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影视
   第A12版:动态/文体汇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阅读/连载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金融城
   第A18版:封面人物/金融城
   第A19版:金融城/中国商学院
   第A20版:股市大势/金融城
   第A21版:广告
   第A22版:理念分享/金融城
   第A23版:金融城/基金纵横/金市汇市
   第A24版:福彩专版
   第A25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26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A27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化时评
   第A28版:音乐时空/国家艺术杂志
   第A29版:国家艺术杂志/海外传真
   第A30版:镜头艺术/国家艺术杂志
   第A31版: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
   第A32版: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内页导读
袁堂军:“一带一路”体现国际责任
新机遇
扫一扫
广告
新民晚报金融城A17袁堂军:“一带一路”体现国际责任 2017-05-13 2 2017年05月13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