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多来,“一带一路”从无到有、由点及面,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等重点领域,务实合作不断推进,促进沿线各国繁荣发展。本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共建“一带一路”:理念、实践与中国的贡献》,列出一系列成果。
在设施联通方面,从中老铁路、匈塞铁路、印尼雅万高铁、巴基斯坦白沙瓦至卡拉奇高速公路、比雷埃夫斯港、瓜达尔港等标志性项目,到中俄原油管道、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等能源设施联通,从对接建设规划到衔接质量技术体系,从促进运输便利化到打造信息网络,跨国跨区域互联互通造福广大民众。
贸易畅通方面,在全球贸易持续低迷的背景下,2016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总额9478亿美元,占同期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的25.7%。2016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145亿美元,占同期对外投资总额的8.5%,新签署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1260亿美元,增长36%。
资金融通方面,截至2016年底,中国倡议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已为9个项目提供了17亿美元贷款;中国出资设立的丝路基金,已签约15个项目,承诺投资额累计约60亿美元。
这些数据看到,“一带一路”推进不仅促进沿线国家建设,也给中国相关企业带来投资机会,是一个双赢结果。中国改革30多年来,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丰硕成果,也积累了丰富经验,同时创造了一系列新标准,像中国的高铁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性价比最高的优质铁路,因此,中国不仅输出技术、资金,也输出标准。
值得关注的一个数据是,2016年中国签署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1260亿美元,增长36%。这说明中国性价比较高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有很大的市场潜力,而走出国门进行建设的很多是上市公司,中国海外承包合同折成人民币约8700亿元,相信相关上市公司会从中受益,带来投资新机遇。
首席记者 连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