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产业,今天的人们习以为常,可是在60年前谁会将艺术与文化产业连在一起?古根海姆这样做了。
60年前,弗兰克·劳埃德·赖特为古根海姆基金会设计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最终,一只茶杯样的博物馆坐落在纽约市一条街道的拐角处,也有人说它像一只白白的弹簧,也有说像海螺的。很久以来,赖特老想造不需要楼梯、更不需要分割的屋子,一个大空间、走着转着几层楼就逛遍了。为了这个梦想,赖特在旧金山、匹斯堡、纽约都留下了他的印记,但螺旋形商店、螺旋形车库,都没有纽约这座博物馆来得器宇轩昂、惊世骇俗,外表朴实无华的博物馆只有馆名稍稍装饰了一下,白色混凝土墙一旋到顶,远远望去更像雕塑而不是房子。
经过两年的建设,博物馆开馆了。建筑物底部直径28米许,呈3度仰角往上螺旋着,坡道在底部宽5米,到了6层就宽10米左右了。螺旋的中心形成一个敞开的空间,阳光从玻璃圆顶呼啦啦倾泻下来瞬间塞满整个大厅。美术作品就沿坡道陈列,你可以选择乘电梯至顶层,然后顺着坡道走完430米,边走边欣赏;当然也可以循着坡道边看边上。馆里用于展示的美术品就沿着坡道的墙壁悬挂着,“不知不觉就看完了”“比一个房间穿到另一个房间有趣”“一种全新的观展方式,轻松而有趣”……来此的观众纷纷感叹。
开创了全新博物馆模式的古根海姆纽约私立博物馆,第一次把艺术推入产业的蓝海,并成功成为“艺术弄潮儿”,博物馆也成了当今世界上最著名的现代艺术博物馆之一。需要指出的是,纽约古根海姆鼎鼎大名与其不再固守现代艺术绘画、把眼光拓宽至整个艺术世界关系密切。
那时开始,古根海姆就成了“文化产业”的弄潮儿。但今天,其风头是否依旧,尚待观察。 张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