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0:镜头艺术/国家艺术杂志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5月13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看见的你
是我自己
徐明松
■ 穿越
■ 上海故事
■ 春之消息
■ 织体
■ 看见
  当摄影成为一种艺术,它不再是或不仅是客观对象的逼真还原的媒介和工具。摄影乃是一种心像。它是事物投射在摄影者视域里的影像,包含了摄影者理性与情感。并且,它又成为“被观看”的影像,是更多观者完成审美体验的对象。就这个过程而言,摄影不止于灵光一现的“瞬间”,而被拉长了时间的长度,在“观看与被观看”的复杂关系里透析出对于事物的态度和美学趣味。由此,摄影史上那些经典的画面总是让我们目所盘桓、流连不已;有如杉本博斯的《海景》作品,蕴含了对生命本原和生命意识的思考,我们在这样的观看里获得了新的审美契机,折射出我们全部的学养和感情的温度。也由此,我们对于摄影的表达就生成了某种更加谨慎和进取的艺术态度,我们需要内敛而执着的精气神来控制自己的创作。无论偶发的或预谋的摄影,在作品生成的那一刻开始,作品的生命力源自你的精神内蕴,深刻与浅薄、宏阔与偏狭、高尚与卑下、精致与粗鄙,等等。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你的喜好、心态、见地和修养,无不曝露在“这一张”的照片里,这就是厚积薄发的佐证。

  与此同时,作为包豪斯以及莫霍利·纳吉的信众,我执念于这样的艺术视知觉:“新的感官结构建立于视觉标志的组成元素,点、线、面、位置、方向”(《包豪斯》,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第15页)。抽象的悖论在于:通过把特定对象从其约束的形象中解放出来,达到对其形式的纯粹玩味。在我的摄影表现里,我努力寻求一种如贝尔所谓的“有意味的形式”,试图让图像产生“间离效果”,获得有价值的审美阐释。

  本版摄影 徐明松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特别报道
   第A03版: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特别报道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评论/专栏
   第A08版:郊野大地
   第A09版:文体汇
   第A10版:聚焦/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影视
   第A12版:动态/文体汇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阅读/连载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金融城
   第A18版:封面人物/金融城
   第A19版:金融城/中国商学院
   第A20版:股市大势/金融城
   第A21版:广告
   第A22版:理念分享/金融城
   第A23版:金融城/基金纵横/金市汇市
   第A24版:福彩专版
   第A25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26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A27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化时评
   第A28版:音乐时空/国家艺术杂志
   第A29版:国家艺术杂志/海外传真
   第A30版:镜头艺术/国家艺术杂志
   第A31版: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
   第A32版: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我看见的你 是我自己
穿过黑夜 的我的眼
广告
新民晚报镜头艺术/国家艺术杂志A30我看见的你
是我自己
2017-05-13 2 2017年05月13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