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与看不见,是生活中的常语,而对于非常摄影人徐明松而言,即之于哲思——我看见的你,就是我自己;穿过了黑夜的我的眼……
那是一双什么样的眼?走路时,人们一般只关注前面有无障碍物,看见的是眼前景,而他通常在物象外,看见内在沉游的鱼或拂晓的光,虚无背后的景像。
于是,非常摄影从根本上就有了与众不同的深度。背后的内涵成了表现景致的力度支撑,正源于一双发现的眼睛,可以似父亲的目光,也可以似情人的眼泪,还可以似兄弟开怀的太白酒。
美的诗句藏在了生活里,美的灵感也一样源于生活。由于专业领域的滋养,好阅读的他,建筑、美学、音乐、公共艺术、艺评等多有涵盖。所以,行摄于天庭与小径,随时随地移步即景,就很自然地行云于方寸间了。题材之广,特色之鲜明,已见功力。
艺术的本质是抽象的,影像技术发展到今天,很多人对客观的美景产生审美疲劳,于此徐明松率先找到了其中的主观表现抽象的意趣,那些或都市窗下的市井,或色彩靓丽的午间,或水墨般的暮色,或朗逸莹润的暖阳,透过幻化或重叠,并向聚焦后的广角延伸,构成了新的图像,扩展了视觉想象空间。
如何相对客观评述也有赖于一双眼,徐明松在非常影像的“这一刻”,经常以贴切的文字描述,诙而不谑。多维度地穿梭于古今与当代,及时传递至平台空间,维护生态的良好语境,开拓了都市文化艺术信息资源,在生趣盎然中散发天地间的美。
光,不仅在烛上,光在前引,入目无声,亦儒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