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6:读书
     
本版列表新闻
     
2011年12月11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与爱乐者分享
@刘志康
  “在指挥界,富特文格勒和卡拉扬一直是个话题。”

  这是任海杰《经典音乐如是说》一书中开卷的第一句话,这句话一下就吸引了我。文章的由头和核心,来自电视台播放的一部纪录片:卡拉扬晚年,某次在萨尔茨堡音乐节执棒,取得巨大成功,在和前来祝贺的夫人拥抱时,他喃喃自语,脱口而出:“富特文格勒又要不满意了。”这样一闪而过的一个细节,一般观众都可能不会注意,却被作者抓住了,并由此生发开去,深入剖析了卡拉扬晚年难解的“心事”。

  类似的例子还有不少。例如在《伯恩斯坦的痛苦》一文中,作者又抓住了一个难得一见的镜头:伯恩斯坦头发凌乱,趴在工作台上,右手无力地前伸,手中的笔脱落,墨水滴落在几经涂划的乐谱上。由此出发,作者以富于感情的笔触,为我们解析了一个英姿勃发,极具个性的一流指挥家,如何一生钟情于创作,却始终与自己的理想差一步,终身徘徊于创作和指挥之间的内心纠结和隐痛。

  作者经常从一个镜头、一个细节、一个契机展开,再加上独具心情的文字和叙述能力,深入浅出,娓娓道来,使本书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某种意义上说,还颇有点“可视性”,因而与一般乐评相比,就少了点隔靴搔痒,多了点亲切感人;少了点玄虚空洞,多了点真情实景。这是本书的第一个特点。

  本书的第二个特点是他的贯通,可以看出作者涉猎颇广,用功颇勤。书中很少有对某一曲目条分缕析的文章,更多是依仗作者对音乐史,和对音乐家的熟悉,把作品放在一个特定的背景下,从自己的认识过程和感受出发,广征博引,触类旁通,丰富的材料在作者的糅合和比对下,展示了别样的风采,尤其是对于欣赏歌剧,起了很好的导引作用。

  正如享誉国际乐坛的著名大提琴家王健,在为本书所作的序言中所说:“我是海杰的知音,他的话我听得懂,经常还被他的话感动……他的艺术功底,特别是他与生俱来的艺术敏感和对音乐的热爱,是他最大的发言权”。这样的感受日积月累,喷涌而出,使作者顺理成章地进入了乐评的天地。不是因为职业的需要,不是为了卖弄学识,而只是热切地希望有个途径,能跟同道朋友们分享。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民生新闻
   第A04版:社会新闻
   第A05版:来信来论
   第A06版:中国新闻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文娱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夜光杯
   第B03版:夜光杯
   第B04版:连载
   第B05版:都市专栏
   第B06版:读书
   第B07版:记忆
   第B08版:音乐音响
   第B09版:影视地带
   第B10版:民间收藏
   第B11版:东方大律师
   第B12版:百姓纪事
   第B13版:上海珍档
   第B14版:快乐作文
   第B15版:市井故事
   第B16版:谈话
   第B17版:求职
   第B18版:求职/招生培训
   第B19版:求职/招生培训
   第B20版:专版
   第B21版:求职/招生培训
   第B22版:求职/留学招聘
   第B23版:求职/留学移民
   第B24版:求职/招生培训
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标杆
《秘密晚餐》挑战丹·布朗解谜理论
与爱乐者分享
零度情感
70后,冰火间的温暖一代
南姐北妹
人生有戏雅俗共赏
【敬告读者】
新民晚报读书B06与爱乐者分享 2011-12-11 2 2011年12月11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