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模范初级中学物理教师、天文社团指导老师朱顺杰,下午就带着学生在徐家汇公园展示天文小制作、举办天文知识问答、在长卷绘画上想象月全食……入夜后,师生们继续分享观月心得。
20时45分,月初亏。徐家汇公园里,每台望远镜前都排着长龙,等待近距离赏月。上海天文博物馆的张瑶透露,粗略估计已有好几百人次欣赏了望远镜里的月色。由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市天文学会、徐汇区教育局和天平街道办事处联办的天文科普活动,渐入佳境。
21时许,世界外国语中学科学老师、来自美国的迈卡·西廷(MicahSitting)才得闲啃了个面包当晚饭。他带来的那台反射式望远镜已让很多人饱了眼福。
而在佘山,中科院上海天文台佘山站科普主管汤海明张罗着月全食视频直播的同时,还不忘通过微博向更多赏月的人们介绍知识:“为什么称红月亮?月食发生时,月球进入地球的阴影里,太阳光无法直接照射到月球表面,但由于地球表面有厚厚的大气层,光线穿越大气层时,其中的蓝光等波长较短的会被散射掉,红光等则会被折射到月球表面,从而使月球呈现暗红色。”
全食阶段临近尾声时,市政府微博“上海发布”转发网友的愿望:“希望上海有天文馆。这座城市里爱科学的人在等待,相信这一天很快会来。”本报记者 董纯蕾 马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