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来信来论
     
本版列表新闻
     
2011年12月11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创造条件让公民参政议政
言之
  “责任感越强,自由度就越大。”英国政治思想家阿克顿这句话说的没错。这是因为,权利和责任是自由的“双核”,缺一不可。

  责任如此重要,人们本该像热爱自由那样去拥抱责任。但现在有一种误读,即片面强调责任而忽视权利,或者片面强调权利而忽视责任,甚至把责任和权利搞混淆,导致公民难以享有法定权利,难以承担法定责任。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兴起,公共舆论蓬勃发展,形成了多元化表达渠道。对此,有的政府部门并不“喜闻乐见”,甚至消极抵触、刻意压制。在以往发生的若干起公共事件中,网络舆论不受重视、公民声音被漠视的现象并不鲜见。而经验表明,越是注重舆论呼声、倾听民意,对缓解矛盾、解决事件越是有利。

  在日前召开的市委全会上,俞正声书记指出:“国家的兴旺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公民参政议政是权利也是责任,鼓励并创造条件畅通表达意见的渠道,加强并扩大政务公开为公民表达意见提供方便,既是凝聚共识、形成正确决策的重要措施,也是增强公民责任意识的重要方法。”由此可见,公民表达意见不能片面地视作发泄不满,这不仅是公民应该享有的权利,也是公民自觉承担社会责任的体现。

  这也表明,政府仅倾听公民意见还不够,还要有所作为,为公众舆论表达创造更加有利条件。政府决策的一个重要来源在于公众舆论,因此越是积极对待公众舆论,越能够为政府形成正确决策提供理念和方法。在这方面并不乏有益经验。例如,2003年孙志刚案发生后,国家迅速废止了收容遣送制度。政府为公众意见表达创造条件,还可增强公民责任意识,让更多人通过各种形式参政议政,为国家进步和社会发展贡献一己之力。

  公民参政议政不仅是一种权利,也是一种责任。因此,,也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一个不接受批评监督的政府部门,很难想象能够真正履行“权为民所用”的职责。也因如此,温总理多次强调,要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监督政府。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才能让公民像热爱自由那样去拥抱责任。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民生新闻
   第A04版:社会新闻
   第A05版:来信来论
   第A06版:中国新闻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文娱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夜光杯
   第B03版:夜光杯
   第B04版:连载
   第B05版:都市专栏
   第B06版:读书
   第B07版:记忆
   第B08版:音乐音响
   第B09版:影视地带
   第B10版:民间收藏
   第B11版:东方大律师
   第B12版:百姓纪事
   第B13版:上海珍档
   第B14版:快乐作文
   第B15版:市井故事
   第B16版:谈话
   第B17版:求职
   第B18版:求职/招生培训
   第B19版:求职/招生培训
   第B20版:专版
   第B21版:求职/招生培训
   第B22版:求职/留学招聘
   第B23版:求职/留学移民
   第B24版:求职/招生培训
价值取向大家谈(三)
把“责任”分解为细小动作
一语中的
青年人有责任让社会变得更好
“任”重道远
网友观点
创造条件让公民参政议政
参与公共生活要有责任意识
新民晚报来信来论A05创造条件让公民参政议政 2011-12-11 2 2011年12月11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