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仙祝寿图》是被英国《画家》杂志称为艺术造诣可与梵高比肩的“海上画派”杰出代表任伯年的经典之作。12条屏的每屏高206.8厘米,宽59.5厘米,合起来总宽为714厘米。画作表现的是西王母庆寿蟠桃会的隆重富丽场面,画中包括西王母、小姐、宫女、群仙共46个人物,在形象塑造上画得平易近人,可亲可爱,更是透露着任伯年作为民间画家出身而自然而然融进了平民的情感。
工笔重彩是中国民间年画、漆画、壁画中的一个重要传统,任伯年把这一传统在《群仙祝寿图》中作了充分的发挥和运用,并适当处理画面中的远近透视和光色明暗关系,使得《群仙祝寿图》与一般的国画作品相比亦有很多不同之处。从《群仙祝寿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任伯年早期的人物画中的“钉头描”的特点:由于钩线甚工,但出锋过猛,使线条出现“钉头”的痕迹,影响了线条的含蕴之美。
任伯年为创作这套金笺工笔重彩《群仙祝寿图》,金笺所用的金粉要达多两黄金,成本颇高。据说上世纪50年代初,著名书画鉴定家、收藏家钱镜塘外出用早餐。路过一家古玩字画店时,看见店内有人正在从一幅金笺画上刮着金粉。仔细一看,他认出那是著名画家任伯年的作品,赶忙上前问究竟。老板答道,市场不景气,字画卖得不好,想刮下金粉,熔金卖钱。钱镜塘不禁喜出望外,同时又心痛不已,这正是任伯年的代表作《群仙祝寿图》!他当即出价400元,买下了全部12幅条屏。后在唐云的再三恳谈下转让给了上海美术家协会,并由后者保存至今。由于《群仙祝寿图》在绘画史上的重要地位,其被印制成为许多印刷品,特别是其包含12条屏,因为此常常被印刷成为挂历。朵云轩从2001年开始计划,2003年正式启动了木版水印《群仙祝寿图》的工作。木版水印分3道工序:勾描、雕版和水印。其中,雕版刻版前要上样,刻版后要剔空、修版,雕版的优劣直接影响水印的艺术效果。最后的水印,从固纸、潮纸直到晾干,更是有8道流程。这些工序全部由手工完成,光成品的刻板就在2000块以上。经过8年的共同努力,《群仙祝寿图》终于被以木板水印技艺,在金笺之上铺陈出12条泥金画地的通景画。
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