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显然,对于这样的企业来说,不可能拥有自己的运输车队。而开展业务和日常运转,又离不开城市轻物流。眼下,为了将货物及时送达消费者手中,夹缝中生存的小微企业只能选择最原始的电动车、摩托车来完成“最后一公里”的配送。尽管暂时解决了问题,但却加大了成本,并且效率也大打折扣。
近日,上海市工商部门出台新政,扶持小微企业,包括采取灵活措施,支持物联网、供应链管理、合同能源管理、低碳科技等新兴行业发展;会同相关部门对全市新兴行业和新型业态的门类进行归纳整理,解决“身份认证”难题;鼓励小额贷款公司、股权投资公司、担保公司、融资租赁公司发展,帮助小微企业解决当前发展中最为突出的资金不足、贷款难、担保难等问题。
然而,与这些措施相比,物流方面的支持似乎更加“贴肉”,更能让小微企业感受到温暖,因为那是它们几乎每天都要面对的问题。“在‘最后一公里’上让这些企业有依靠,没有后顾之忧,也许就救活了一个企业。”业内人士直言,许多散兵游勇式的物流企业,从规模上看也是小微企业,同样需要规范化和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