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存在缺口
山东省省长姜大明之前在会见上海农商银行董事长胡平西时微笑着表示:“这是送给我们山东的一份礼物。”他说,山东是农业大省,与上海有着很强的经济联系,但同时县级金融服务还存在缺口,对银行来说是一块肥沃的土地。他肯定了上海农商银行前来批量设立村镇银行、为“三农”和中小微企业提供服务的做法,并表示将对村镇银行的发展给予全力支持。
放款迅速 抵押灵活
村镇银行与一般银行相比有哪些与众不同之处?上海农商银行行长侯福宁总结道,村镇银行具备贴近市场、机制灵活、反应迅速、服务便捷和破解难题的特点。山东省金融办主任李永健昨天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开办养鸡场的农民孵化小鸡,缺少启动资金,走进了村镇银行的大门。但他拿不出抵押物,最后从家里找出珍藏的祖孙三代的老照片捧到银行。面对这份独特的抵押品,村镇银行没有拒绝,认为这张照片虽然对银行来说没什么价值,但它等于押上了农民一家三代人的信誉。3天后,20万元贷款如数发放,农民也在规定时间内还清贷款,拿回了自己的“抵押品”。
按照传统的模式,银行经过资信考察后,至少要一个月才能发放贷款。而村镇银行的服务对象是农民和中、小、微企业,在农业生产中季节不等人,小企业同样用钱急,村镇银行一般3天左右就能放款。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相对短缺,村镇银行费率较低,贷款透明,接受抵押方式灵活,受到农民欢迎,有很强的生命力。尤其是贷款数量方面,低的只有2万元甚至1万元,符合农村金融的需求特点。
年内计划开设32家
上海农商银行董事长胡平西表示,村镇银行一般设在县城,为一级法人,自主经营独立核算。农民和中小微企业急需用款来申请,村镇银行很快能作出反应。今年上海农商银行计划在东、中、西部地区批量开设32家村镇银行,包括山东10家、湖南12家、云南10家,其中部分已在湖南开业。缺少抵押的农民,尤其是从事种植和养殖业的农民,购买生产资料缺少资金,通过担保的方式就能获得贷款。
作为全国首家在农信社基础上改制成功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上海农商银行一直致力于服务上海、服务长三角,乃至服务全国。在批量“输出”村镇银行的过程中,上海农商银行将在当地充分发挥服务“三农”和中小微企业的经验和优势,通过输出资金、管理技术等资源,有效助推当地经济发展。
本报记者 谈璎(本报济南今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