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加上一个“新”字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可是在它问世之初时,却是写作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的。谁是第一个提出要给这首歌加上一个“新”字的呢?其中,又是怎样的一个过程呢?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1948年5月,各民主党派和爱国民主人士,在香港连续召开了几次“新形势与新政协”的座谈会,大家一致同意中国共产党“五一”口号中所提出的“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号召,并在报上公开地发表《在港各界人士响应中共“五一”号召的声明》,由沈钧儒、沈雁冰、柳亚子等125人签名。会上,公推早在抗日救国会时期就被人们称为“宣言专家”的章乃器起草这篇声明。
8月,这些爱国民主人士响应中共中央号召,到东北解放区参加新政协的筹备工作,分期分批地由中共中央华南分局和香港工委护送,乘船去到大连,后来有的又改为烟台。章乃器本人也接到了毛主席邀他北上的电报,因之,他被安排为第一批北上的民主爱国人士,在1948年底就离开了香港,同行的有李济深、沈雁冰、朱蕴山等三十余人。他在临走之前留下了一篇稿子,名叫《新的转捩点》,发表于1949年元旦的《华商报》上。他在文章中说:“时序更新,人类历史已翻到更光辉灿烂的新页。亚洲各地民族革命,将因中国革命之胜利,而更加蓬勃。”
经过海上一番风浪,船于1949年1月7日到达了大连,党中央已经指派李富春和张闻天同志专程赶来迎接。后来,章乃器等人又乘火车到了沈阳、长春、哈尔滨等地,见到了东北局主要负责人陈云同志。
章乃器怀着满腔的兴奋心情,与李济深等人一起参观访问了刚刚经过土改,开始在自己新分得的土地上劳动的农民;也去了吉林小丰满水电站、沈阳机车制造厂、沈阳兵工厂、抚顺煤矿,看到了当家作主的工人阶级在工业生产上所创造的奇迹。沈阳机车厂里有几百台水压机和工作母机,因为日本在撤走时将电路和水路的图样给毁了,国民党接管了三年多,也没有给接上,那些机器只能像一堆废铁似的闲着。现在全厂上下通力合作,很快就给修通了。
抚顺煤矿在国民党时代,是完全采用“拆烂污”方法开采的。他们不顾工人死活大量放炮爆破,在露天矿场里只采煤不剥离石层,完全是掠夺式的开采。现经民主政府接管后,提出“替国民党还债,修复重于生产”的口号,很快改变了原来的生产环境,工人们开始在一片崭新面貌下进行生产,煤炭的产量迅速增加,日产量比过去增长了好几倍。人们无不感叹地说,真是新旧社会两重天。章乃器在笔记本上也不禁由衷地记下了以下两句话:
“国民党的破坏力量和共产党的建设力量,在这里是一个鲜明的对照。”
“人民的力量真是不可抵抗的。”
他怀着满腔的喜悦与兴奋心情,行走在解放了的东北土地上,或者用最贴切的话说,行走在人民的土地上。虽然还是在冬季,却感觉到一路的春风,一路的鲜花,一路的歌声,甚至用春风、鲜花、歌声,都不能表达他内心里的欢快喜悦的感受。因此他时常对身边同行的人,感慨万分地说:“在东北大地上所看到的人民愉快情绪和新社会的蓬勃气象,那是用一般的文章难以表现出来的,它必须用诗歌,而且也只能够用诗歌来表现。一向只会写散文而不大喜欢诗歌的我,现在就要学学写诗歌了,因为,只有用诗歌才能够发泄我胸中磅礴万千、喷吐欲出的感念!”
他还对人说:“我们在东北,亲眼目睹了人民力量的无比伟大,中共领导的正确与努力,民主秩序的贯彻与深入,不能不深刻地感觉到自己力量的渺小和见识的狭窄!”说到这里,他不由得联想到新近看到毛泽东主席在延安整风时所发表的几篇文章,由远及近,由大我转至小我,感触良深地说:“毛泽东先生在那些讲话中,对于只有书本知识而没有实践知识的人,称之为半知识分子。我以为,我今天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新社会里除了毛先生说的那种半知识分子之外,还有第二种半知识分子。他们是只懂得旧世界的一切,而不懂得新世界的一切。毫无自谦之意地说,像我这样的人,就是第二种半知识分子中的一员。”
正当他满怀着奔放的诗情行走在东北大地上时,忽然路边传来了广播的歌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这支歌,或者说这首诗,真是写得太好了,太贴近生活和逼近真实了,它说出了人们都想要说出来的心里话。自己不是想要学写诗歌吗?何妨就从这首诗歌学起。于是,他不由得跟着学唱起来。越唱,心里边感受越深;越唱,启发的诗兴越浓。但是唱着唱着,却觉得有些不对劲儿了。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也不过二十几年;而中国历史已经是上下五千年了,怎么能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呢?但是,大家为什么又感到这首歌说得那么真切,那么深入人心呢?没有共产党,确实没有今日的新中国,这是千真万确的真理。但为什么,又觉得不大对劲儿呢?他想来想去,琢磨出其中的道理来了。原来,问题就出在主语概念的不确定性。“中国”是个大概念,它既涵盖着新中国,也涵盖着旧中国。当然,我们在一般的口语中,可以省略一个“新”字,人们通常也能理解你说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指的是新中国。但是,作为这首政治性很强、普及面如此之广的革命歌曲,这个“新”字是万万不能省略的。概念必须准确!这既是个逻辑问题,也是个常识问题。他这个天性聪慧的人,学诗的第一步,就有了这么大的一个感悟!他当时就把自己的想法讲给了陪同参观访问的党员同志。后来他见到了毛主席时,把他的感悟又讲给了毛主席听。毛主席很赞成他的意见,说我们已通知作者本人了,让他做些修改。这样一来,就有了今天我们唱的那段歌词: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1949年6月,在新政协筹备工作会议正式召开之日,人们听到那首从抗日战争一直唱到全中国解放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的歌,已经从标题到内容上,都加上了一个“新”字。
摘自《章乃器传》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