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0后已是当仁不让的“爱娃”消费主力军,为宝宝去网上淘神秘礼物、带宝宝外出过节,渐成沪上潮爸辣妈的热门话题。不过,也有超过三成白领明确表示,“六一”没时间陪孩子过。专家提醒,莫让儿童节变成“消费节”,其实父母的陪伴远比奢侈的礼物更让孩子开心。
大部分开始为人父母的80后,更愿意在孩子身上花钱。今天凌晨,记者在淘宝上输入“六一”,跳出来的相关宝贝数量高达116万件,其中新衣服销量最高。一个月间,淘宝上有173万人淘了537万条童装裤子,有150万人淘到348万套儿童套装,有141万人淘走405万件童装裙。而儿童舞蹈服和演出服涨幅最大,增长了近5倍。此外,益智类玩具、模型、动漫、早教产品等,近一个月的网购量增长均在50%左右,动手性和趣味性越强的越受追捧。
相比网上儿童节的“淘宝”热,今年线下的儿童节消费也毫不逊色。在第一八佰伴,8楼商场打出了单柜满200元立减100-40元的节令打折广告。在沪上多家宝大祥门店,宝宝爬行比赛和儿童绘画大赛开得如火如荼。
除了传统促销之外,亲切感营销也在龙年“六一”兴起。一些国外品牌赶在儿童节在沪开出旗舰店。在南京路新世界城,除了有全场购物满198元最高减110元、品牌书包和电子辞典以旧换新补贴等实惠型促销外,还推出了让孩子和父母一起参与的老弄堂游戏。70后、80后最熟悉不过的打弹子、滚轮子、造房子、扯铃子、跳筋子、抽陀子、顶核子、套圈子、掼结子等游戏再度重现,大朋友和小朋友同场PK,一下子拉近了两代人的距离。
今年,儿童节的亲子参与度明显高于往年。但曾有6000多名上海职场父母参与的在线调查显示,有超过7成父母给孩子准备了儿童节“神秘”礼物,但也有3成人明确表示因为工作忙,“六一无法陪孩子”。
专家认为,家长这种对孩子强烈的“补偿心态”多半放在物质补偿上,儿童节消费一定程度上反成“消费儿童”。但实际上,大人更该关注孩子在精神层面的需求和满足。尤其对80后的年轻爸妈而言,在工作之余少花点时间泡夜店、“耗”微博、打游戏,多点时间和孩子在一起,这才是最好的“六一”礼物。
本报记者 胡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