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职场方圆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07月11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人走衣留
花晖
  花晖(教师)

  初到香港工作,进驻的是全封闭的智能大楼。春夏秋冬,强劲的中央冷气源源不绝,搞得办公室活似冻肉仓库,冷得人头皮发麻头颈僵硬。放工后走出密室,手表内盘必然凝结起水珠。

  一路跑跑跳跳,出点小汗,欲将周身的寒气逼出。甫入地铁站,却再次被超寒流瞬间包围。

  很快,就患上了顽固的香港鼻炎。

  几个星期后,实在忍受不了。请物业调高温度,却被告知“冷气由中央统一调控,不可分室微调。你且看,那外间靠玻璃幕墙的行政部同事,就算隔着窗帘,也被外头烈日蒸得鼻尖渗汗哩!”我唯有叹一句:“这智能大楼智能在哪里啊?”

  隔日,捎了件棉衣上班,这才有了些暖意。出得外间,便除下搭在椅背上。于是乎,入则穿出则褪,倒也化被动为主动。

  谁知那日开会归来,棉衣竟不翼而飞。兜了一圈,却在隔壁网络部的同事身上觅得,见到我人家赶紧完璧归赵,称明日必要以我为榜样,自带御寒衣物。

  日复一日,公司内自带寒衣渐成风潮,员工几近人手一件,体质较虚者更是羽绒上身。令人感动的是,但凡有人辞职,却会将寒衣留下。或许是嫌弃穿的时日已多,却久而未洗,再也懒得带回家去。

  人走衣留,俨然成了公司一大美德传统。

  有时,遥遥相见某件蓝色斜纹的棉衣,我们几位元老就会追忆:“还记得那些年前的王彼得吗?”而那件连帽羽绒衫又会引起诸如“再也碰不到似曾查理那般好的摄影师了!”的感慨。

  衣是人非,不胜思怀。但问题是:衣服这样循环往复地穿下去,难免领部、袖口泛起油光。经之数年,委实穿无可穿,唯有送入储藏室,做包裹杂物、垫高箱底之用。随之消失的,还有我们与衣物主人昔日并肩作战的回忆。

  离港来沪之后,网上遇见企划部的许迈克,称我的格子棉衣已被新来的制片人继承了,且非常之合身!欣慰之余,只望那位新主人好好珍惜,偶尔能用衣领净之类的刷洗一下。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焦点
   第A08版:目击
   第A09版:科教卫新闻
   第A10版:民生新闻
   第A11版:法治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早间点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财经新闻
   第A18版:财经新闻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文娱新闻
   第A22版:文娱新闻
   第A23版:阳光天地
   第A24版:职场方圆
   第A25版:体育新闻
   第A26版:体育新闻
   第A27版:体育新闻
   第A28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心理周刊
   第B02版:心理/实验
   第B03版:心理/情感
   第B04版:上海闲话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1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2版:汽车/汽车资讯
   第B13版:教育周刊
   第B14版:教育周刊/每周聚焦
   第B15版:教育周刊/家校互动
   第B16版:教育周刊/校园人物
   第B17版:教育周刊/升学指导
   第B18版:人才/招生培训
   第B19版:人才/招生留学
   第B20版:人才/招生留学
   第B21版:人才
   第B22版:人才/招生留学
   第B23版:人才/招生留学
   第B24版:人才/招生留学
心的温度最重要
胖子怕热有办法
办公室空调“众口”怎么调?
“女人要热养”
顾全大局
人走衣留
欢迎来帖
新民晚报职场方圆A24人走衣留 2012-07-11 2 2012年07月1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