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民生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浦东洋泾老镇召开听证会让“爱心医务室”延续
~~~浦东洋泾老镇召开听证会让“爱心医务室”延续
~~~浦东洋泾老镇召开听证会让“爱心医务室”延续
~~~浦东洋泾老镇召开听证会让“爱心医务室”延续
~~~浦东洋泾老镇召开听证会让“爱心医务室”延续
     
2012年11月13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居民献计留住公益夜门诊
浦东洋泾老镇召开听证会让“爱心医务室”延续
张琪 宋宁华
  昨天晚上,浦东新区洋泾老镇上的名门世家居委会居民活动室又排起了长队。原来,活动室内设有“夜门诊”,居民们是前来看病的。由于来看病的居民越来越多,居民区卫生干部不得不对后来者“限号”。屈指一数,这个由孙茂恒医生开创的公益“夜门诊”已经18年了,其间差点关门,是居民们通过开听证会把“夜门诊”保留了下来。

  1994年,原公利医院副院长、中医孙茂恒,在自己居住的东镇小区开出了“夜门诊”。每逢周一晚间6时半到9时,居民活动室成了公益坐堂门诊。这个“夜门诊”得到了老街居民的一致赞扬,孙医生也因此组建了自己的公益医生团队,该团队还获得了浦东新区“十佳”优秀志愿者服务队等荣誉称号。不过,随着2009年东镇小区被列入旧里改造计划,团队里的医生大多搬走,孙医生独自难撑,“夜门诊”眼看就要关门了。 

  听说“夜门诊”要关门,大家都感到很惋惜:如何把“夜门诊”留住?居委会召开了一场居民听证会,50多名居民代表、楼组长坐在一起,摊开孙医生这些年的门诊记录——十几本笔记,总计近万次的公益门诊,早已成为居民们不可或缺的“家庭医疗档案”。 

  “孙医生都70多岁了,没有个帮手,坚持‘夜门诊’我们也不忍心!”听证会达成一致意见:先帮孙医生配个帮手,孙医生搭脉开方,区卫生干部帮他量血压、抄方、登记信息;再帮孙医生重组志愿者团队。一支新招募的医生团队重装上阵,公利医院内科副主任医师许晓春、私人诊所针灸医师陆少清等都加入了进来。

  “夜门诊”的好名声传到了洋泾街道领导那里。于是,街道在今年的实事工程中,为“夜门诊”购置新的医疗设备、装修门面。“夜门诊”又将红火起来! 

  特约通讯员 张琪 本报记者 宋宁华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党的十八大特别报道
   第A03版:党的十八大特别报道
   第A04版:党的十八大特别报道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法治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财经新闻
   第A13版:财经新闻
   第A14版:专版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广告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专版
   第B01版:长三角
   第B02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B03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B04版:夜光杯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连载
   第B07版:阅读
   第B08版:广告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诗意居住
   第B12版:旅游城市/游天下
   第B13版:读者俱乐部
   第B14版:读者俱乐部
   第B15版:读者俱乐部
   第B16版:读者俱乐部
   第B17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8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9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0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1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2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3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4版:资讯生活·旅游
“卖场式”买保险消费者拍板
大闸蟹出境未达托运标准
居民献计留住公益夜门诊
长白山“梦幻冰雪”游将有包机航线
广告
新民晚报民生新闻A06居民献计留住公益夜门诊 2012-11-13 2 2012年11月1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