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家肯德基店我不常去,但店里有一位负责卫生清洁的老阿姨,我印象特深刻。她来自农村,年近六十,北方口音,慈眉善目。
我和妻子谈恋爱时,去过一次。结婚后,妻子怀孕了,我俩再去,她一眼就认出来了,“哟!都结婚怀孕啦?去年见你们时,估计你们还在谈恋爱吧?”听了阿姨的话,我颇感惊讶,她记性咋这么好?难道来此消费的顾客,她都能记住?一问才知道,原来那次我们用餐后曾主动收拾餐盘,把垃圾倒进垃圾箱,那是她在这里上班两年中,第一次遇到这样的顾客,因此她深深地记住了我们。
有了这次简单的交流,我们跟那位阿姨算是熟悉了。女儿出生后,我们曾抱她去过两三次,每次去,阿姨总会在做工的间隙,哄哄我女儿,“好乖乖,真漂亮,叫奶奶……”阿姨逗我女儿的神态,让别人看来,就像逗自己亲孙女。有时阿姨还会变戏法一样,拿出玩具给女儿,“前几天搞活动,我专门给人家要的,就是留给俺这乖宝宝哩……”听了这话,我顿时为阿姨的良苦用心有些感动了,连声道谢。
我们搬家后,离那家肯德基店远了,去得也少了。前些天,我带女儿又去了,点了餐,一摸衣兜,发现钱包没带。女儿不依不饶,不管我怎么解释与安慰,她就是犟着,哇啦哇啦地哭着。无奈,我只得尴尬地硬拉着她往外走,刚走出门,阿姨突然追了上来,“咋啦?咋啦?我看背影像你们,赶紧跑出来,俺这乖宝宝咋哭啦……”阿姨半蹲下来,帮女儿抹着眼泪,听女儿唏嘘着道出原委,阿姨竟拉起女儿就往回走,“也真是哩,咋让俺这乖宝宝受屈哩,俺带着钱哩……”
那天,阿姨掏钱给女儿买了一份套餐。我原打算次日去还钱,可工作一忙竟然忘记了。一周后再去,店员说,阿姨回老家筹备儿子婚宴酒席了。好不容易找来阿姨老家的电话,打过去,阿姨依旧朗朗地笑着,说:“十几块钱,还啥还,不值一提……俺回来时,给俺那乖宝宝带点儿老家的土鸡蛋……”一句话说得我心里暖暖的。
来自阿姨的这份人情多么熟悉而又温暖啊!然而,到如今,我只知道阿姨是山东人,是来城里打工的农民工,她姓什么,我却一无所知,想想实在惭愧!这两天,我跟妻子商量着,阿姨再来了,就邀请她来家里吃顿饭,或者干脆让阿姨把我们这里当成她的一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