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科教卫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大学校长做客第150期新民科学咖啡馆提醒青少年——~~~
大学校长做客第150期新民科学咖啡馆提醒青少年——~~~
大学校长做客第150期新民科学咖啡馆提醒青少年——~~~
大学校长做客第150期新民科学咖啡馆提醒青少年——~~~
大学校长做客第150期新民科学咖啡馆提醒青少年——~~~
大学校长做客第150期新民科学咖啡馆提醒青少年——~~~
大学校长做客第150期新民科学咖啡馆提醒青少年——~~~
大学校长做客第150期新民科学咖啡馆提醒青少年——~~~
     
2012年11月17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学校长做客第150期新民科学咖啡馆提醒青少年——
只想得奖或会扼杀“科学种子”
马丹
  上海市科协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推出了“科学种子计划”,今天该计划正式开学。昨晚,首批会员做客第150期新民科学咖啡馆,“享用”了市物理学会副理事长、复旦大学副校长陆昉,市内燃机学会理事长、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黄震提前开的“科学小灶”。两位校长被聘为“上海青少年科学社顾问”,和学员们分享了自己的科学梦想,并鼓励他们从小就播下科学创新的“种子”。

  从小培养科学兴趣

  黄震说,和现在的青少年相比,他年轻时并没有很好的学习条件,但科学的种子从小就已经埋下。黄震的爷爷是轮船的轮机长,那时候,他最喜欢跟着爷爷在船上瞎转,对轮船和动力装置特别感兴趣。到了中学,他自己就动手做了很多船模、车模。“所以高考填志愿时,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机械动力专业。”

  黄震建议学生,科学创新方向一定要和兴趣相关,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许多学生到了大学就失去了方向,整天就是玩电脑。但是如果选的是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就能发挥特长,主动规划职业生涯。”

  对于青少年而言,一个人有很多兴趣并不是坏事,但还要在兴趣中挖掘潜能。黄震说:“兴趣和潜能并不是一回事,你发现自己有兴趣,但不能说明自己有这方面的专长或潜能。因此,中学时代,学生要培养兴趣,更要注意挖掘潜能。”

  科学创新不该太功利

  两位校长认为,青少年的科学创新要少些浮躁,多些沉淀。陆昉说,无论是学习还是科研,都需要一定的时间。“中学生做研究,注重的应该是过程而不是结果。换句话说,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着去了解‘研究是怎么做的’,‘哪些方面还需要做知识的补充’。更重要的是,希望这个过程能激发学生科学研究的兴趣,逐步养成科学研究的习惯。”

  陆昉说,他并不希望中学生把科学创新变得功利化。“有些学生以物理竞赛作为‘敲门砖’,通过自主招生进入大学,但最终选的却是与科学风马牛不相及的金融专业。”黄震也指出,不要一搞科学创新就希望搞出个大发明、获个大奖,青少年有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就非常难能可贵。“但现今的教育体制下,中学教育中大量重复的习题以及标准答案,正在扼杀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其实,在科学世界里没有如此分明的‘YES’和‘NO’,很多知识都是中间态。” 

  本报记者  马丹

  【相关链接】

  如果青少年对“科学种子计划”有兴趣,可发送邮件至es—club@126.com,或拨打电话33311678或登录上海青少年科技英才网(www.es—sstdf.org)的“科学种子计划”专区,了解更多情况。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科教卫新闻
   第A05版:民生新闻·广告
   第A06版:社会新闻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文娱新闻
   第A09版:文娱新闻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广告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专版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财经周刊
   第B02版:财经/服务指南
   第B03版:财经/大势分析
   第B04版:财经/股海淘金
   第B05版:财经/百姓沙龙
   第B06版:财经/投资理念
   第B07版:财经/投资基金
   第B08版:拍卖指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10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文观察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纸上展厅
   第B12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
   第B16版:连载
严格教育不等于“饿其体肤”
上海商业会计学校今庆建校50周年
A4纸变成“大力士”
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上午开幕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一家三代 8口人是中学校友
和谐医患关系从“会讲话”开始
只想得奖或会扼杀“科学种子”
新民晚报科教卫新闻A04只想得奖或会扼杀“科学种子” 2012-11-17 2 2012年11月17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