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孕育了新兴中产阶层消费群,为高素质的生活时尚产品提供了庞大的市场商机。中国市场的发展正在经历从单元到多元,由大众化向个人化的转变。“设计师品牌”正好顺应了多元化和个性化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的人需要带有强烈的设计风格,甚至与众不同的服饰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审美倾向和世界观。敏锐且富有活力的年轻设计师们不仅希望打破老爷级的洋名土牌霸占市场的格局,也期待改变多年以来外界将“Made in China”等同于劣质的刻板印象。
但是中国的设计师品牌市场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着诸如产业链脱节,设计师和设计师品牌脱节,市场需求与原创人才脱节,资本和品牌经营脱节等问题。此外,中国青年设计师的创作环境也亟待优化。设计师晨特兰介绍:“欧美时尚产业的工业链非常成熟,比如意大利,它的面辅料市场非常发达,研发能力非常强,可以为设计师提供更多更新的富有创意的选择性。而在国内,更多的面辅料问题可能需要设计师亲自去研发和设计,是一个很大的局限。”面料生产技术和设计创新满足不了服装设计师的需求,没有好的面料设计和先进技术就没有办法创造出更好的产品,只有两方面很好地结合起来,才能让彼此更强。为此,今年中国时尚同盟与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博览会强强联手,为发布活动纳入了新的分支——中国国际面料时尚秀。以成衣动态发布和静态展示的形式进行,让专业观众更贴近面料,有利于建立更和谐的供需关系。
而在这个看似热闹实则残酷的环境下,中国设计师品牌要如何才能走出自己的未来?巴黎高级时装公会主席迪迪埃·戈巴克对此表达了审慎的态度:“中国有工业营销式的品牌,但在设计师品牌方面,是否能发挥好设计师潜力,创造出具有国际化设计特色的品牌,现在无法定论,这需要时间。”
乐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