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3:文娱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12月19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不该给郭兰英乱戴“帽子”
杨建国
  文艺时评

  上海文艺评论专项基金特约刊登

  老一辈歌唱家郭兰英在广州番禺创办的艺术学校,因拖欠工程款被人告上法庭,未履行法院判决又被查封部分房产。此事近日被报道时,有媒体以“《南泥湾》原唱成‘老赖’?”为题,给郭兰英戴上“老赖”的帽子,笔者认为非常不妥。

  从判决书看,被告是郭兰英艺术学校而并非歌唱家本人。郭兰英是大众熟悉并爱戴的艺术家,她原唱的歌曲之多难以计数。1997年,68岁的郭兰英南下广州,几乎倾其所有,在番禺创办艺校,并亲自走上讲台授课。在商业氛围浓厚的南方,她坚持着培育中国民族声乐人才的追求,还经常登台放歌。郭兰英把一生都奉献给了祖国的艺术事业,如今她创办的学校因一桩民事案件被告上法庭,怎能将她本人称为“老赖”?

  办学校,是郭兰英发挥余热对社会作奉献。但艺术家办社会实体,难以与其发挥艺术才能一样来得娴熟自如,不可能对管理、经营、发展等等实务样样精通、事必躬亲,总会通过委托、合作、指派等方式与人共事。因此,产生不尽如人意的问题甚至失误并不鲜见,类似的报道也不少,如刘诗昆钢琴幼儿园发生事故、金星为筹舞团资金卖房而被人告为欠款等等。但一旦发生问题,只要进入法律程序,最后都能得到公正的结果。郭兰英艺校拖欠工程款也是如此,作为被告的艺校挂着她的名字,所以,此案虽和郭兰英本人有一定关系,却并非郭兰英本人欠款不还;即使查封学校房产,也是正常的执行程序,并非处罚性质的没收房产。目前,法院也正在审理和调解此事,相信同样会给原被告双方一个公正的结果。但对此案的报道,给一位受人尊重的83岁老艺术家乱戴“老赖”的“帽子”,实在不妥。    

  杨建国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广告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综合新闻
   第A08版:评论
   第A09版:焦点
   第A10版:科教卫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冬令热线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民生新闻
   第A15版:法治新闻
   第A16版:专版
   第A17版:专版
   第A18版:早间点击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中国新闻
   第A21版:国际新闻
   第A22版:国际新闻
   第A23版:文娱新闻
   第A24版:文娱新闻
   第A25版:文娱新闻
   第A26版:体育新闻
   第A27版:广告
   第A28版:体育新闻
   第A29版:职场方圆
   第A30版:专版
   第A31版:财经新闻
   第A32版:目击
   第B01版:心理周刊
   第B02版:心理/人际
   第B03版:心理/情感
   第B04版:上海闲话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1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2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3版:汽车/汽车资讯
   第B14版:汽车/我爱我车
   第B15版:汽车/我爱我车
   第B16版:广告
   第B17版:汽车/年度评选
   第B18版:汽车/年度评选
   第B19版:汽车/年度评选
   第B20版:广告
   第B21版:教育周刊
   第B22版:教育周刊/专版
   第B23版:教育周刊/校园内外
   第B24版:教育周刊/升学指导
   第B25版:教育周刊/早教沙龙
   第B26版:人才/招生留学
   第B27版:人才/招生 招聘 留学 移民
   第B28版:广告
“浪荡公子”须平反 “剃头师傅”上台来
不该给郭兰英乱戴“帽子”
“罗密欧朱丽叶”来沪报到
后悔大学没读完庆幸自己没变坏
私立龙美术馆开馆
广告
新民晚报文娱新闻A23不该给郭兰英乱戴“帽子” 2012-12-19 2 2012年12月1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