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8:评论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12月19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学有用与无用
张晓然
  张晓然

  你在淘宝网买台空调,入冬后房间里马上就能充满温暖;而你如果去书城买本莫言的《生死疲劳》,读后却很难发现能立刻改变什么。文学的确不像科学发明,能给人类带来显而易见的、立刻改变生活的用处。

  科学的功绩无处不在,如电灯、电话、计算机、互联网等。可文学既不能当饭吃,也不能当衣穿,一个贫寒作家获得屈指可数的稿费,可能连电费都缴不起。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湖南的朋友常对我说某位作家的趣闻,说他在创业时,常在家熬夜写小说,见他用电厉害,他老婆就用湖南土话骂他:蠢子,莫再写啦,写这个有嘛子用啥?浪费电!直到这位作家因一部表现湘西古镇的小说出名,被谢晋改编成电影,他老婆才收口。后来他移居加拿大,可能还是觉得文学没啥用,似乎与文学绝缘了。

  但文学的确还是有用的。“文革”期间,思想禁锢,全国8亿多人口,没有可读的文学书籍,精神贫乏到极点,它与肚皮饥饿的感觉是一样的。1970年,作家张扬描写科学家爱情故事的小说《第二次握手》手稿流出,造成全国规模的手抄本流传,之后被列为“禁书”,张扬因此被逮捕入狱。1979年他被平反,《第二次握手》当年正式出版后,再次引起轰动,累计印数达430万册。可见,文学最大的作用是给予人类以无穷的精神养料,给读者想象、愉悦、鼓舞、消遣等等益处。人的精神如果沙漠化,生命就将枯萎。哪怕霓虹灯闪烁、互联网四通八达,也无用。

  那为什么莫言要在领取诺贝尔文学奖时,对全世界的文学爱好者说:“文学最大的用处,也许就是它没有用处”呢?我想第一,他是说,文学不是物质的。在当今不少人疯狂追逐物质生活的时候,文学截然相反,它培育精神力量,平衡人类生活的生态结构;第二,他是在告诉世人,虽然作家富豪榜年年评比,作家通过文学作品致富的越来越多,但如果哪位作家从一开始,就想着赚钱,为获取名禄爵而写作,那这个作家一定难以成功。没有这些功利的念头驱使,才有可能创作出优秀作品,才能达到文学的“灵魂工程师”境界。至于报酬,那是“上帝”给作家的额外馈赠而已。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广告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综合新闻
   第A08版:评论
   第A09版:焦点
   第A10版:科教卫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冬令热线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民生新闻
   第A15版:法治新闻
   第A16版:专版
   第A17版:专版
   第A18版:早间点击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中国新闻
   第A21版:国际新闻
   第A22版:国际新闻
   第A23版:文娱新闻
   第A24版:文娱新闻
   第A25版:文娱新闻
   第A26版:体育新闻
   第A27版:广告
   第A28版:体育新闻
   第A29版:职场方圆
   第A30版:专版
   第A31版:财经新闻
   第A32版:目击
   第B01版:心理周刊
   第B02版:心理/人际
   第B03版:心理/情感
   第B04版:上海闲话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1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2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3版:汽车/汽车资讯
   第B14版:汽车/我爱我车
   第B15版:汽车/我爱我车
   第B16版:广告
   第B17版:汽车/年度评选
   第B18版:汽车/年度评选
   第B19版:汽车/年度评选
   第B20版:广告
   第B21版:教育周刊
   第B22版:教育周刊/专版
   第B23版:教育周刊/校园内外
   第B24版:教育周刊/升学指导
   第B25版:教育周刊/早教沙龙
   第B26版:人才/招生留学
   第B27版:人才/招生 招聘 留学 移民
   第B28版:广告
“减公车防污染”因何受热捧?
文学有用与无用
媒体视点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
“末日”
如何找回“礼让精神”?
如果“皇后之玺”今天被捡到……
新民晚报评论A08文学有用与无用 2012-12-19 2 2012年12月1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