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0:星期天夜光杯·民间收藏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12月30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把玩小砚
童孟侯
责任编辑:祝鸣华视觉设计:叶聆
  ◆童孟侯

  如今,不要说写毛笔字,就是用圆珠笔写字的人都越来越少,因为电脑普及了,敲敲键盘字就出来了。至于文人们原来很看重的砚台,自然更加缺少用武之地。于是,砚台无奈,只能向两极化发展:一种,是极大化,像个天鹅那么大甚至像半个乒乓台那么大的砚台都有售,砚边砚面刻有各种人物、动物和花纹,价格几万甚至几十万。另一种,则是迷你砚台,极小,极精致,一手可握。 

  巨砚是供人欣赏的,小砚也许是供人把玩的,可以随身带着不时盘摸。 

  今年,我在歙县买了一只水波纹的歙砚,只有巴掌大,50元钱。整个砚台的造型是一片叶子。我付钱之后发现店里还有好几方砚台是树叶形的,于是向店主讨教。 

  店主说,徽州历来耕地少,人口多,所以长辈很早就把孩子送到外省去经商,所谓“生在徽州,前世未修,十三四岁,往外一丢”!日子长了,就形成了全国著名的徽商帮。但是,老人们天天想念孩子,希望他们叶落归根,所以很多歙砚被刻成树叶形的,那是一种寄托和思念。 

  我在屯溪古玩街还淘到一方特别有意思的小歙砚,砚面上有两条灰黄色的天然纹路,砚台雕刻师来了个巧雕,把上面的那条灰黄线当做云层,云层的后面躲着一弯明月(其实就是砚池)。下面的灰黄线就当成波浪,波浪上刻有一叶小舟。此砚不但生动,还可两用:平放,便是一只可研墨的砚台;竖起来,则是有水有云有月的一块奇石了。 

  我还很喜欢端砚,20年前在老城隍庙的地摊上淘到过一只仅有四个硬币大的小端砚。书法家管继平认为这个微型端砚是宋代的,从砚堂上的浓厚包浆便可看出。但是,这个老古董属于“民砚”,估计是私塾里的小孩子用的。 

  2007年,我和多位朋友曾经到广东肇庆去,专门拜访那里的端砚街。几十家端砚店都很精彩,前店后坊,自产自销。很多供客人挑选的端砚上都有一个个黄绿色的眼,这种眼是为端砚加“分”的。 

  眼下,据说有的奸商为了让端砚卖出更高的价格,就在端砚上打很多个洞,然后把假的眼镶嵌到里面,再用特种胶水粘住,再和端砚一起打磨,普通人用放大镜都看不出造假痕迹。我突发奇想,问一位店主:你这里有没有做端砚的原石? 

  店主撩起商品下面的布帘,果然,那里堆了几十块大小不一的原石。我发现一块线条流畅的形状酷似海豚的原石,它的头部正好有一个眼。我问:老板,这块多少钱?他说:是老坑的,还没有雕呢。 

  我说:你开个价,我想要。他很犹豫,因为让没有雕刻过的“女儿”出嫁,自然是没有身价的。沉吟片刻,他说:150块! 

  我毫不犹豫买下了。我想,等什么时候空闲了,自己动手来雕个端砚。 

  有个懂砚台的朋友对我说:你收藏的这些小砚台都只能是白相相的。我点头认可。 

  迷你砚台虽然价格不高,应该也有精品,至少,为了讨人喜欢,它们都雕刻得很有趣。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民生十访]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社会新闻
   第A06版:漫天风雪袭申城 谁为万家保平安
   第A08版:漫天风雪袭申城 谁为万家保平安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体育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B06版:星期天夜光杯·连载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国学论谭
   第B08版:星期天夜光杯·音乐音响
   第B09版:广告
   第B10版:星期天夜光杯·民间收藏
   第B11版:专版
   第B12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14版:广告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东方大律师
   第B16版:广告
把玩小砚
承载一段历史的月票贴花
鸢飞鱼跃兴中华
案头清供小葫芦
收藏升和斗
新民晚报星期天夜光杯·民间收藏B10把玩小砚 2012-12-30 2 2012年12月30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