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0:星期天夜光杯·民间收藏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12月30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案头清供小葫芦
张林薇
  ◆张林薇

  案头清供着两只小葫芦。一只是亚腰形葫芦,体型小而匀称,头顶还留着一小截干枯的藤蔓。还有一只是小壶状葫芦,上面烙着精美的仕女图。

  把玩两只小葫芦,常常牵起乡情一片。想起了老家的小院子,院落安静的一角。初夏午后,一只老蜘蛛安逸地吊在瓦檐下的阴凉里。在那张细密盈亮的大网旁,是一架葫芦。碧绿的葫芦秧探出脑袋,以肉眼可以察觉的速度悄无声息地生长着。就在那些小手掌一样的叶片下,藏着几只稚拙的小葫芦。清新的豆绿,葫芦皮上宛若敷着一层清霜样的粉,还有细密的小茸毛。懵懂而娇憨的模样,让人心生喜悦,却不忍触摸。生命,成长,自然,欢喜,这葱绿的时光片段,长久留存在我长大后的记忆里。

  葫芦在中国传统的审美里具有别样的意义。葫芦谐音是“福禄”,而葫芦的藤叫做“蔓带”,谐音则是“万代”。民间端午,大人们纷纷用五彩丝线给小孩子缝制葫芦香囊,挂在脖子上,避邪之外,还有“福禄万代”的美好祝福。

  在民间艺人手里,小小葫芦则是自由创作的大天地。或雕刻,或烙画,自唐朝便开始的工艺葫芦流传千年,依然美不胜收。以案头的这只仕女葫芦为例,手执纨扇的女子,泛舟湖上,斜对一滩烟柳两擎新荷,意态慵懒眉含轻愁,她在怀念什么又在期待什么?精美的云鬓,流畅的衣衫纹理,艺术之美就这样长驻于一只葫芦之上。

  童年收获的那些小葫芦们,不知都遗落到了哪里。于喧嚣的市声中,得到两只小葫芦做清供,亦是件值得欢喜的事。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民生十访]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社会新闻
   第A06版:漫天风雪袭申城 谁为万家保平安
   第A08版:漫天风雪袭申城 谁为万家保平安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体育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B06版:星期天夜光杯·连载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国学论谭
   第B08版:星期天夜光杯·音乐音响
   第B09版:广告
   第B10版:星期天夜光杯·民间收藏
   第B11版:专版
   第B12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14版:广告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东方大律师
   第B16版:广告
把玩小砚
承载一段历史的月票贴花
鸢飞鱼跃兴中华
案头清供小葫芦
收藏升和斗
新民晚报星期天夜光杯·民间收藏B10案头清供小葫芦 2012-12-30 2 2012年12月30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