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上海竹雕艺术收藏鉴赏沙龙成立了!说起此事,还要感谢新民晚报《民间收藏》专版。自从一年前本版连续刊登我的竹刻文章后,吸引了本市大批竹雕艺术爱好者,沈观尧等先生常给我鼓励。今年11月中旬,竹雕藏家周家诚与收藏家老彭通过著名收藏家北剑打听到我,在一家酒店里彼此相见恨晚,一谈便三个小时。分手时,竹雕艺术鉴赏沙龙的雏形已有了。
2日下午沙龙成立时,北剑老先生和市收藏协会吴少华会长专程赶来。北剑悄悄地对我说:“十年前我说过,你什么时候扛起上海竹雕艺术收藏专业委员会大旗,‘鸢飞’就交到你的手里。如今是时候了!”3天后的一个晚上,北剑约我到他家,郑重其事地将一个锦盒递到我手里。此时我心中已有几分明白,但还是不敢相信这是真的。老先生见我犹豫,便主动打开锦盒,啊!十余年来我一直想得到的“鸢飞”笔搁(见图)已放在了我的手上,他希望我将“上海竹雕艺术收藏鉴赏沙龙”不断发扬光大。
鸢:古书上说是鸱一类的鸟,外形与鹰略同,一种形似鹰的猛禽。“鸢飞”出自《诗·大雅·旱麓》:“鸢飞戾天,鱼跃于渊。”可理解为:鹰在天空飞翔,鱼在水中腾跃。形容万物各得其所。儒家在解释的时候当作俯仰观察,即上看至天,下看至潭,力求全面把握。“鸢飞”笔搁长22.8cm,宽8.5cm,笔搁中心“鸢飞”两字行书,字体沉稳婉转,气贯飞动,显现出“鸢飞戾天,鱼跃于渊”的凌云壮志,委实有形神兼备、意到笔随之妙。“鸢飞”两字四周如意吉祥云纹凸出满布,栩栩如生。落款:“戊辰秋津戜”。刻者虽姓名不详,但纵观此器,不失为一件神器:捧起感觉极轻,观之雕工精细,包浆层次分明、红如琥珀,抚摸后让人内心充满敬畏。此笔搁经多位专家细看,认为上推到晚明没问题。
中国是产竹大国,更是竹文化大国。在文人的参与和带动下,竹刻迅速发展为我国传统雕刻和镌刻艺术的集大成者。同时,上海与竹刻艺术有着密切的联系,始于明代后期的嘉定派,是历史上递衍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雕刻艺术流派。竹刻艺术在当今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同时,在收藏市场上占据的地位与日俱增。上海竹雕艺术收藏鉴赏沙龙成立正赶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最好机遇期,竹雕文化如同中国传统文化也将在进一步弘扬光大中腾飞。目前,沙龙在社会各界的关心下、在多位竹雕爱好者的努力下已渐渐壮大,会员藏品于12月下旬在市政协“888文艺会馆”集中展出,以期在推进本市精神文明建设中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