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0:星期天夜光杯·民间收藏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12月30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收藏升和斗
王云志
  ◆王云志

  俗话说,升不离斗,秤不离砣,筛子不离筐和箩。不久前,我意外地从舅舅家的老屋里找到两只量器———升和斗。

  升,又叫升子,呈正台形,木制,上口大,下口小,四个侧面就是四个标准的梯形,是选用质地坚硬的木料合角斗隼做成的。它上口15厘米,下口12.5厘米,高10厘米,可容米1公斤。

  斗,呈圆鼓状。上口小、下口大、中间凸,上口直径21厘米,下口30厘米,高30厘米,由三道铁环箍扎,口边裹着铁皮,上下两端各有4条纵向竖锔,以加强墙板与底板联结,防斛底松动脱落。左右两侧中间偏上一点,还对称地钉上了四个清代乾隆通宝铜钱,各系上一个铁环,以便于双手端捧操作计量。升子、斗,既是计量粮食的量器,也是容量单位。通常1升米等于1公斤,10升为一斗,一斗即是10公斤。

  据记载,古代人们以“布手知尺,手捧为升,迈步定亩”,用手、脚作为常用的度量衡工具。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秦国才开始用铁制、木制的斛、升计量粮食,一直到晚清民国都在农业生产和交易中担当着重要角色。因为简便,在解放后的钱粮交易中,人们多用容量量器而非重量量器。曾记得,在小时候,就经常听外公说,解放前,旧社会的地主,常常采用“大斗进,小斗出”的伎俩坑害贫苦农民,而受害者往往敢怒不敢言。不过,邻里之间却不同,在荒年,东家今天借了西家两升米,过上几天,往往却会多还上半升。直至现在,在农村乡下,我们也偶尔可以看到,做饭时,农妇们拿着升子,量米下锅的情景。

  不过,随着岁月的流逝和社会的前进,旧量器中的斗与升,已由实用器具转变成为独特藏品,成为收藏者喜爱的杂项藏品之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民生十访]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社会新闻
   第A06版:漫天风雪袭申城 谁为万家保平安
   第A08版:漫天风雪袭申城 谁为万家保平安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体育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B06版:星期天夜光杯·连载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国学论谭
   第B08版:星期天夜光杯·音乐音响
   第B09版:广告
   第B10版:星期天夜光杯·民间收藏
   第B11版:专版
   第B12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14版:广告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东方大律师
   第B16版:广告
把玩小砚
承载一段历史的月票贴花
鸢飞鱼跃兴中华
案头清供小葫芦
收藏升和斗
新民晚报星期天夜光杯·民间收藏B10收藏升和斗 2012-12-30 2 2012年12月30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