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说她在国外,无论欧洲、北美、大洋洲,人们过马路都是最当心、最耐心的,不见绿灯亮起决不迈步;而这里的人似乎个个都有急事,一秒钟都等不得,往往不管红灯绿灯,窜出去再说,汽车的刹车声和路人的惊呼声常常让她心惊肉跳。
她还说,既然驾上汽车,那你就是强者,开车时就该慢些、优雅些,可想不到这里的司机也个个都是急性子,车开得太冲了!在国外,她只要有过马路的动作,司机都远远停下来,很有礼貌地让她先过马路,即使有一长串车子为此停下,也听不见一声喇叭。在这里就不对了,司机都跟路人抢道,难得有司机谦让一下、车速慢了一些,后面司机就按捺不住狂揿喇叭。给人的感觉,这里人人都大事在身,个个在争分夺秒。
经她这么一说,我很有些感触。这些年,我们向国外学了许多东西,也花了不少钱,但是,有些并不需要花钱的东西,我们恰恰没有学会。像我亲戚所说的那种“慢”,那种“优雅”,人们非但没有学,而且还不屑学。回过头去一看,其实我们已付出很大代价,有的甚至是鲜血的代价。
“慢”和“优雅”,是对法律的敬畏,对生命的敬畏;请大家放慢脚步,为的是唤起人们对生命的珍爱之心。
特约撰稿 彭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