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一个简短的“小”建议,引来了连锁反应:嘉定、宝山、临港等新城已被轨交线路覆盖,与地面交通接驳换乘的枢纽也有多处,可刷交通卡享受停车费优惠的“P十R”停车场更是受到私家车主的欢迎。记者昨天获悉,根据十二五规划,上海未来除了机场、火车站等大型换乘枢纽,轨交与地面间还有公交车、出租车营业站、社会停车场库和长途客运站等换乘枢纽88处,“P十R”枢纽37处,15处距离轨交站比较远的公交车站也有换乘枢纽。如今,这些正在逐步一一实现。
当初在撰写提案时,黄劲草考虑过:“如果中内环和中外环之间都有转接枢纽会更好。在过去一段时间里,上海优化轨交站的配套还停留在城市交通层面,在中心城区和新城区交通一体化、地面交通和轨交一体化设施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规划。”他看到了上海未来的城市发展趋势:郊区新城和私家车的大量涌现是表象;中内环区域可供建设的空间已经不够,中外环是未开垦的处女地,城市建设的重点转移到加快郊区新城建设,大量的产业和商业及居民住宅会向郊区新城转移。
提案提交后仅两周,市建交委、申通集团等相关方面和部门就派人上门联系了他。工作人员递上规划,向黄劲草解释“十一五”期间上海在公共交通规划方面的做法和轨交的现状。有关部门感谢黄劲草委员的建议,并将他的建议纳入了新一轮的五年计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