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因素致节前拥堵
■整体交通供需矛盾更为突出中心城区道路基础设施建设较多,目前全市有386项占路施工项目仍在进行,其中231项涉及长寿路、广中路、罗山路等主要道路。除江宁路、华山路等部分施工路段局部恢复通车外,施工仍占据有限的道路资源,路网通行压力较大。
■节前交通集中出行效应明显各类返乡流、学生流、旅游流相互影响,各类商务活动、庆典、商业促销和市民走亲访友等出行交通需求密集,部分时段、部分区域交通流量明显上升,可能导致主要商业区地面道路和相连接的高架道路交通拥堵。
■不利天气和事故抛锚多发
今冬雾霾、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已多次出现并对道路交通造成影响。冬季车辆事故、抛锚多发仍将持续,不利天气时段还可能愈加频繁。
去年11月以来,交通晚高峰期间本市高架、地面主干道平均车速持续呈下降趋势,全市常发性拥堵结点的拥堵程度、拥堵范围和持续时间有所增加。全市每周交通事故类“110”接警数已达4.1万起,同比上升7%。
■局部路段将面临重大节假日小客车免费通行措施影响
预计2月8日晚、2月9日零时前后以及2月15日返沪高峰等时段,部分高速公路入城段和相连接的城市快速路可能出现车辆排队积压。
五条措施缓道路压力
上海警方将采取五项措施缓解本市春节前交通拥堵:
■提高民警“出现率”和“管事率”充分发挥排堵小分队和内勤支援力量作用,加强现场管理,改善路口、路段交通秩序。优化整合街面警力资源,提高路面执勤力量“出现率”和“管事率”。
■加强道路监控指挥
强化交通指挥台视频监控指挥机制,安排专人落实交通视频巡逻工作,加强对商业中心、高架、高速道路、城区主干道、交通集散地、交通拥堵结点的实时监控,加强指挥调度干预,提高快速反应效能。最大限度提高主要拥堵区域和道路监控覆盖面,及时发现拥堵结点和拥堵苗头。
■推进主要堵点“一点一方案”交警总队组织各单位梳理了109个易拥堵路口、路段,并逐一制定了缓堵排堵措施。同时,对其他常发或偶发交通拥堵结点,针对性制定实施具体应对方案。
■抓好拥堵预警快速反应
提高一线民警路面巡逻“两轮”摩托车使用率,并组织各清障施救单位优化清障施救车辆布局。做好轻微事故快撤、“快处”工作,对“应撤不撤”的当事人依法严厉处罚。
■做好“大客流”应急处置
完善重大节假日收费公路免费通行小客车交通管理应对机制,保障重大节假日市境、省际道路交通秩序;完善交通预案,确保“大客流”、恶劣天气、突发事件等道路交通应急管理平稳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