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内阁 鹰派云集
去年12月26日安倍晋三在特别国会上被指名再次出任首相后,起用多名鹰派组成内阁。
担任日本副首相、财务大臣和金融担当大臣的麻生太郎是日本著名鹰派人物。早年未从政前,他就经常发表激进的右派言论,多次在公开场合美化日本的侵略历史,质疑并否定南京大屠杀。
担任防卫大臣的小野寺五典在钓鱼岛问题上态度强硬。2010年,小野寺发现谷歌日文版地图把“尖阁列岛”标注为“钓鱼岛”,于是直接走进谷歌日本公司抗议,要求消除中国名称标记。
担任内阁官房长官的菅义伟是支持安倍的“再挑战议员联盟”的发起人之一。他曾与安倍晋三等共同支持参拜靖国神社,并参与和推进日本对朝制裁措施的制定和实施。
担任国家公安委员长、绑架问题担当大臣、国土强韧化担当大臣的古屋圭司同样主张对华强硬。2007年,日本43名“对华强硬派”议员成立了一个议员联盟,古屋圭司任会长,他不仅扬言要“牵制中国”,还要求警惕中国,“看清中国的微笑外交下隐藏的真实面目”。
外相岸田文雄则在就职当天就公开坚称钓鱼岛是日本领土。
调整定位 增加军费
从安倍就任后的言行看,他似乎有意彻底改变日本防卫政策,为此,他寻求修改“和平宪法”,使日本能够行使所谓的“集体自卫权”。他还决定提前修改2010年制定的《防卫大纲》和《中期防卫力整备计划》,增加防卫经费,扩充自卫队人数。如果这些计划得以实施,这将是日本政府11年来首次扩大军费开支。
近年来,日本政府在防卫力量的发展方向上对自卫队的职能进行了“重新定位”,新的三大职能是:“有效威慑与应对各种事态;维护亚太地区安全环境更加稳定;改善国际安全环境。”其第一项职能增加了“威慑”,具体任务增加了“应对网络攻击”和“应对复合事态”。第二项职能由“防备正规侵略”变为“维护亚太地区安全环境”。更引人注目的是第三项职能,自卫队的任务增加了“与盟国等合作,积极推进维护海上交通安全和维持海洋秩序等活动”。
日本自卫队职能的拓展和深化充分体现了其军事战略的扩张性。
配合美国 甘当筹码
近年来,伴随美国战略重心东移,美国在多个领域推进、调整亚太战略。美新军事战略指南明确将中国列为潜在对手和主要防范对象,这种表述让日本感到有机可乘。
2012年初出台的美国新军事战略调整旨在把握以下三个平衡:首先是寻求国防投入减少和维持美国绝对军事优势之间的平衡;其次是把握应对当前威胁和未来挑战之间的平衡;最后是让盟友和美国所承担的义务更趋平衡。
进入新世纪后,美国将反恐注入日美同盟,并要求日本作为亚洲的中流砥柱,在遏制地区不确定威胁和地区大国崛起方面承担重任。而且近年来日美同盟在此基础上开始突破“远东”范畴,广泛涉足全球性安全保障领域的合作,逐步从“地区主导”向“全球干涉”战略转轨。
由于日本在“集体自卫权问题”上还没有取得根本性突破,日美之间还难以像美英联军那样“肩并肩”作战。无论面对“朝鲜半岛有事”,还是日本“西南岛屿有事”,日美军事合作仍将在“日美防卫合作指标”的框架下推进,日本不太可能采取孤立冒进政策。但作为在日美同盟框架下的责任分担,日本将在多个方面配合美国实施新军事战略,例如强化情报收集、监视活动;担当海上航道扫雷任务;对美军事区域和设施实施警戒;为美军提供机场、港湾、道路、空域、无线通信波段等。
日本出于缓解其糟糕的周边关系带来的压力,进一步投向美国的怀抱,成为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一个重要筹码。日本安倍新内阁强化自卫队力量建设,将日本的安全力量绑在美国亚太战略的车轮上,将使亚太地区安全形势增添不稳定因素。
李大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