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6: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2月19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红梅闹春
徐和德
  徐和德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又是梅花绽放时节。多年拍摄梅花的体会告诉我:每年春节前后,往往就是上海及周边地区梅花绽放的最佳时间。春节休假期间,抽空去公园绿地或者去上海周边地区赏梅、摄梅,这无疑也属一件雅事。

  梅花生命力强盛且枝条变化多端,尤其含有“铁杆生香、枯木逢春”意境的梅树,更是历代文人和书画家格外钟爱的对象。从摄影角度而言,那些枝条虬曲,树干上多有斑驳伤痕的老干枯梅,无疑是艺术创作的最佳素材。上海周边地区曾经多有历史悠久的古梅花树,如今因环境、气候以及房产、旅游开发等多种因素影响,出色出众的古梅树已越来越少了。好在近些年对园林绿地建设比较重视,只要到一些较为大型的园林中耐心寻找,也不难发现一些枝条形态都值得入画入影的梅花。

  《红梅闹春》为去年在上海公园内拍摄的,使用了松下LX2便携式数码卡片机。尽管属小型便携机,但它具有16:9的宽幅构图模式,比较方便构图。一般摄影发烧友使用的数码单反相机,画幅比例大都为3:2,这种接近“黄金分割”的比例,拍摄常规题材比较实用,拍摄梅花的构图就容易显得比较“平”。窃以为,拍摄梅花采用较长或较宽画幅比较好,其好处在于能适度夸张梅花的枝条形态,体现传统画意效果。

  拍摄梅花的难点在于选择合适的枝条,至于花朵的多与少,不必太在意。花朵繁茂,可重点体现其生机活力;花朵稀疏,可着力展示其风采风骨。本画面拍摄时,恰逢花开最盛,因此选择了这个枝条富于变化花朵繁茂且不乏含苞欲放花骨朵的局部,展现“红梅闹春”意境。

  如今数码摄影高度普及,建议有兴趣者每年春节期间都可来到曾经拍摄过的地点,从相同角度相同位置拍摄几张梅花照片,若干年后集纳在一起观看,一定会感到很有意思。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目击
   第A07版:综合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科教卫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法治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财经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广告
   第B01版:长三角
   第B02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B03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B04版:职场方圆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诗意居住
   第B12版:旅游城市/域外风情
   第B13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5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6版:资讯生活·旅游
红梅闹春
老寿星
“下颏”之忆
李伯元与灯谜
“蛇年”无“立春”
凡尔纳的先见
今宵灯谜
中西文化中的蛇
新民晚报夜光杯B06红梅闹春 2013-02-19 2 2013年02月1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