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月泉出生于1917年,二十岁不到就在电台弹唱开篇成名。2001年谢世时,被评弹界尊为一代宗师。评弹是集说噱弹唱演为一体的综合性表演艺术,流派纷呈,形式多样,而蒋月泉被尊为宗师,一是因为其叙事结构、人物塑造以及说功表演有着共同的特性、方法和规律,同时,也因为他对这门艺术造诣精深,有着精熟的理解和掌握。
蒋月泉以俞(秀山)调为基础,从周玉泉调衍化发展,形成蒋调,是当今评弹界演唱最广最多的流派唱腔。
其所以受到听众的广泛欢迎,既是蒋月泉熟研演唱的技法,其旋律美、唱腔美、唱法美。他讲究咬字、润腔,并善于运用小腔和装饰音,使唱腔的韵味浓郁。更主要的是他发挥了评弹唱腔的抒情性。所谓“唱曲唱情”,声情并茂。过去,评弹唱腔偏重表叙,而蒋调首重抒情,将书中人物的唱篇,都作为咏叹调来唱,抒情味特浓。这对评弹的发展可说是划时代的。
蒋月泉擅唱,更擅于说。蒋月泉的说,用词精当,语汇丰富,文雅蕴藉,不是金刚怒目,剑拔弩张,也不是浓墨重彩,说尽说绝。有些人的说表如重锤猛击,不留一点空隙,句句结结实实,而蒋月泉的说表如用竹柄小锒头,轻敲轻击,时疏时密,或轻或重,忽紧忽慢,留有一定空隙,是有弹性的。他点到即止,找截干净,含蓄而有回味,调动着人们的情绪记忆和联想,给听众以充分的想象空间和余地。这样,听他的说表,亲切冲和,也就建立起了他与听众在审美实践中的契合和交融。不只是听他说唱正书,即使他上台时娓娓道来的“垫话”,也都充满愉悦的美感。这样,听他的说,也和听他的唱一样,如饮醇酒酽茶,有一股使人陶然的甜美之味,真所谓“有味之言,可以饮人”也。
蒋月泉虽有高超的技艺,但从不炫技和以媚俗取宠,而强调刻画人物,表现书情。他曾说:“演员上台,不是卖弄唱调说功,而是要说好人物,唱好人物。”他的艺术个性,较为突出的一点是对美的追求,重视内容和艺术美、形式美的结合。在他的理念中,评弹是美的艺术。因此,蒋调唱腔是以旋律、润腔的优美为特色的。蒋派的放噱也是以语言、口齿的机巧、幽默、隽美为特点的。他演出的举止、台风等无不给人以美的感受。任何损及艺术美的说唱表演,他都是无法容忍的。因此,他的演出永远葆有视觉和听觉的美感,由此,产生了他艺术的魅力、亲和力和感染力;由此赢得了越来越多的爱好者,大多数评弹(书)迷都成了蒋(月泉)迷。
能表现千人千面的严雪亭,明请看本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