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得回家探亲,懒得参加亲友团聚,因为懒得回答七大姑八大姨的提问,或者有时候,还是盘问——这是不少年轻人的心态。因着这份对亲友聚会上“答记者问”环节的畏惧,许多人连对亲友聚会乃至传统佳节本身都会“近乡情怯”起来。
据说,要想在这劳什子的什么发布会上披荆斩棘,“针锋相对”加“哪壶不开提哪壶”是战无不胜的两大法宝。例如,提问者A自己中年失婚,偏偏还不知死活地来问:“小姑娘有男朋友了吗?”你就送上一记直拳:“姑父/姨妈(此处可自由填空)怎么没一起来呀?”
提问者B的女儿30出头还没结婚,却来啰嗦别人家的孩子,“小伙子怎么还没谈朋友?”你就毫不留情拉他/她的宝贝女儿下水:“表妹/堂姐(根据情况自由发挥)啥时候结婚啊?再挑挑拣拣可就成齐天大圣啦!”
提问者C:“今年年终奖拿多少啊?我女儿拿年终奖给我买了一个‘苹果’哦!”这时,你也别客气,马上挤出两坨笑容,声调夸张地送上羡慕和恭维:“哦,那顶得上你几个月工资了吧!”
撒手锏一出,对方立即噤声撤退,今后几年都不会再找麻烦。
不过,管用归管用,这招是否太狠了点?七大姑八大姨的盘问虽令人头疼,毕竟还不是恶意。何况,放在佳节这个时间背景,加上亲友聚会的场合地点,实在有点不和谐。用这种狠招对付婆婆妈妈,等于是拿核武器来对付贪吃的“小强”了,效果固然显著,杀伤力却大,残局不好收拾。
我想,最好的办法不如装傻,只要到了“老虎,老鼠,傻傻分不清楚”的境界,你奈我何?“手中无剑,心中有剑”,你来什么招数死缠烂打我都能化解,又不伤和气,顶多只是让对方自讨没趣,放弃进攻而已,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