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家支持:廖丽娟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上海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心理咨询师考评员
邵颖 澳门大学临床心理学硕士,林紫心理咨询中心全职咨询师
专家调查档案
又一档从国外引进版权的选秀节目火爆荧屏。一夜之间,《我是歌手》业绩斐然,被认为是全方位逆袭了“平民选秀”。这档请来成名歌手参加,由500名观众为这些明星打分的节目的策划者,也许不是心理学专家,但是,它能成功地抓住观众,的确有其心理学层面的道理。
【事件回放】
“草根是一般老百姓都能看懂,喜欢看的。但光草根不行,因为很多人欣赏水平已经提高了,希望看更高水平、高水准的东西,《我是歌手》就满足了观众希望看到高水平音乐作品的需求。” 日前,全国政协委员、著名音乐家金铁霖如此评价湖南卫视节目《我是歌手》。从目前数据看,《我是歌手》不仅让湖南卫视有了“翻身”机会,而且和其他成功的选秀节目一样,电视台和参与艺人都赚得盆满钵满。自第二期后,该节目广告价格由6.8万元的15秒插播广告,一路飙升至13万元一条。
(来源:金融时报)
1 竞争与合作火候掌握得刚刚好
社会心理学一直在研究竞争和合作的关系,竞争最大的优势是会激发人的潜能,带来创造性和能力的成长、突破。但是,竞争也容易带来很大的攻击性,甚至恶意的破坏。在廖丽娟看来,《我是歌手》节目很好地糅合了竞争与合作之间的关系,体现了竞争的优势作用的同时,又很好地避免了竞争可能带来的一些恶意的攻击。
让已经具有一定名气的歌手来相互竞争,高手之间过招,往往惺惺相惜,但又暗暗较劲,就像武侠小说中的高手比剑,常常会有创造性的爆发。廖丽娟发现,为了规避单纯的竞争关系,节目组为每一个歌手配置了电视台里的知名主持人作为暂时的经纪人,这些名嘴经纪人一方面可以帮助歌手打理一些事务,更有意思的是,这种安排无形中增加了参加节目的歌手之间的合作——这些名嘴经纪人成为了所有参赛歌手之间的合作纽带,使得整个节目多了温情、和谐,减少了竞争可能带来的不那么舒服的部分。于是,观众看到了很多温情的互助合作,这些都能增添竞争的魅力。
此外,《我是歌手》节目中作为选手来参加节目的歌手都是具有一定的江湖地位的成名歌手,演唱实力有一定的保障,这无疑为整个竞争提升了很大的专业水准。让作为观众的廖丽娟感动的是:“这种选手的构成使得竞争变得纯净,他们已经功成名就,不需在这个舞台上争名夺利,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高手在艺术之间的较量。”
2 打破权威释放观众的话语权
大牌歌手当选手,500名普通观众当评委,观众的打分直接决定了歌手是否会被淘汰——这些歌手中任何一个都是功成名就的人,都是一个领域的“权威”。在邵颖看来,这种模式本身就足够吸引眼球。“那些普通观众在往日里也许是某些歌星的粉丝,歌星出什么专辑,唱什么歌,红不红,普通的粉丝可没有决定权。但是,在《我是歌手》的舞台上,观众和明星的位置不一样了。普通观众有了话语权。对权威的挑战性,让观众们很过瘾。”
“现代人对主动权和掌控感有比较强烈的需求。”邵颖说,“在工作中、在家庭中,人们往往面临很多羁绊。他们要做一些决定的时候,不得不瞻前顾后,考虑很多方面的因素,或者干脆就没有多少主动权。《我是歌手》节目里,观众投票决定歌手的去留,这种设置给了现场做评委的观众很大的主动权,也一定程度满足了电视机前观众的这种对掌控感的投射。”
廖丽娟也很欣赏这种打分方式的设置,认为它会给节目带来一些悬念以及相对的市场价值。“到底怎样的歌手是好歌手,到底怎样的音乐风格更讨人喜欢,到底哪首歌唱得最好听,真的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即使是专业歌者,也会因为喜好、个性、风格等不同,产生很大的差异。让观众投票来决定,而且纯粹是由观众来决定,至少展现了一定的市场标准和价值,会给参赛的歌手,也会给很多专业领域的人一些参考。相信,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会更多地打破所谓的权威,更多地打破所谓的等级和资历,更多地尊重每个独立生命个体的评判能力和选择能力。”
3 “回锅肉”勾起怀旧情绪触动人心
有媒体撰文评价《我是歌手》是一锅色香味俱佳的“回锅肉”。参赛歌手基本都是“昨日之星”。能写歌却始终不温不火的羽·泉,曾红极一时已逐渐淡出的齐秦、林志炫,仅凭一两首歌就唱遍全国的陈明、辛晓琪、沙宝亮,从未大红大紫的黄绮珊,还有本就是“选秀”出身的尚雯婕。目前在歌坛相对活跃的只有羽·泉和尚雯婕。而所有歌手演唱的歌曲基本是“旧酒和新瓶装的旧酒”。
这一大打怀旧牌的招数,显然是有一定的效果的。邵颖分析说,这些已经功成名就的歌手和那些“平民选秀”节目中的选手最大的不同就是,他们大多出道一二十年了,在很多人的记忆里留下过深深的痕迹。“有一个朋友在看到沙宝亮出来的时候就忍不住的感慨,‘当年那首《暗香》真的很好听!记得那个时候的《金粉世家》,真的好看啊!’也有朋友会想起那个时候自己的状态,‘当年还在上中学的时候真是好辛苦啊……’这些记忆里的酸甜苦辣,各种故事,都随着这些熟悉的面孔,和熟悉的老歌在那一刻回来了。虽然,媒体上曝光说,节目里雇佣了一些职业观众,故意做出特别感动、流泪、陶醉的夸张表情,但我相信,肯定会有很多观众在听到这些歌曲时被触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