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有微信的时候,老公玩得不亦乐乎,无非就是一句一句地语音聊,隔半晌才能收到到对方的回应。我觉得这个通讯方式好无聊啊,还不如摁个电话,直接聊个热火朝天。老公说,好玩嘛,新鲜事物总归要体验一回的。
那时,觉得微信是个舅舅不疼姥姥不爱的怪物。不料也就两年多时间,微信就铺天盖地了。QQ好友上,越来越多人头像旁边有个胖蝌蚪的标志物,身边“摇一摇”,摇出人生故事的例子也雨后春笋般次第冒出:首先,表弟摇到了一个女朋友,过年期间带回家,舅舅舅妈乐得合不拢嘴;其次,单位某同事因为摇一摇,“摇”丢了婚姻;再其次,某年幼无知少女,因为摇一摇,被老家一位青年软禁半月余……看来,微信有了手机的促动,更易拉近陌生网友的距离,加速某种情感升温。
我手机上早就有微信,老公装的,很久没有启用。某天心情好,忽然点开,用QQ登录。很简单嘛,咱也是有微信的人了。
刚登录,隔壁同事就推门进了,说:“加微信啦?以后上卫生间可以用微信招呼你了。”我乐,算算我与同事的联系方式,称得上是花色品种齐全:首先电话、其次单位内部腾讯、再其次QQ、再其次部门群、再其次校内网、再其次新浪微博……要找她,如果懒得往隔壁跨步,选哪种招呼方式恐怕还要踌躇一两秒钟。
与老公的联系方式就更多了,除了以上各种类别,还包括一个房间的眉来眼去。有时候,他在那头,我在这头,用各种方式生气,嘴都不用张的,手指翻飞顺带瞪瞪眼就行了,孩子面前,显得我们多和睦啊!
某天咱无聊了,用手机摇一摇,摇来一个论文广告、又摇来一个减肥广告……再捞一个漂流瓶,听到北京一位朋友吐词不清地说:“夜深人静、雨飞驰(音)。”舌头不拐弯的发音,令人怀疑是外国妞在学中文。再把手机好友逐一加为微信好友,居然加上了娃的语文老师,聊了两句娃的学习;又联系了一直联系的某个编辑妹妹,她给我发来了她的大肚照,说月底就要生了;再次跟一些朋友在微信上发图片拥抱;又跟老公一起热烈讨论了微信的功能,尝试了视频、实时通话、定位……结论是:微信更迅捷、同时也令自己更透明。
收获啊,真是有收获!可是这么一尝试,我的半天就失掉了,还顺带赠送了半个晚上,时针指向22点,看看手头一堆未做的事情,我只能说,多一种通讯联系方式,就多一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