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3:职场方圆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3月27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闻声如见面 经济又实惠
花眼
  花眼(文员)

  听说微信已经诞生两年多了!如此说来,直到今年才用上的我还真是落伍了,不过,还好还好,陆续看到手机通讯录上的联系人一个个地加入微友,这说明,我还不是最落伍的那个。

  去年就听说有微信,那时候我还食古不化,觉得飞信蛮好,不在线的时候,一样能接受对方发来的短信,虽然使用范围仅限于移动用户,但好在不用一直挂在线上浪费上网流量。第一次看到人家用微信,是在出差途中。当时我还在纳闷,旁边的人怎么这么奇怪,一直平端着个手机念念有词,耳朵却并不贴在听筒上。如是多次,实在忍不住开口打听,这才知道,原来微信还有语音留言的功能,人在旅途,只要花一点上网流量,就能省下长途电话的开支了,真是经济实惠。

  小农心理发作,立马也给手机装上了微信。可惜那时候用的朋友还不多,一直挂在线上的更少,即使偶尔给对方留言或收到别人的留言,往往也要耽误个一两天,等到某天偶然闲来无事上网打开微信再说。为此,我还误了不少事。有一次想邀请朋友聚会,在微信上广发英雄帖,结果几天没有回音,最终还是一个个发短信才联系上——省钱的打算被无情的现实击碎。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用上微信,即使不是一直在线,经常上网确认新信息,也成了我和许多朋友的习惯,所以,得到回应的时间间隔变得越来越短,有些基本就是零时差了。微信的诸种功能中,语音留言和现在新推出的实时对讲最合我意,特别是比较复杂的事情,本来要写一长串字符,现在只要按下按钮说话就行了,十分省力。过去,人们常说“见字如面”,有了微信,就是“闻声如面”了,更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感。

  不过,我还是不太习惯在“朋友圈”里晒幸福,更不明白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喜欢把一张相同的照片同时秀上微博和微信,不嫌麻烦吗?也许对他们来说,晒幸福、秀生活是一种享受,所以要让更多人看到,唯恐有一个“漏网之鱼”。然而,不好意思地说一句,作为看客,每次在不同平台上看到重复的秀帖,特别是那些对老公喊话的、无病呻吟的、炫富的,真心审美疲劳啊。不嫌麻烦吗?拜托,私房话留着回家当面说,伤风感月在心里YY一下就好,炫富不如去找真正的高富帅比拼,向网络上的广大屌丝炫耀有什么劲啊。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特稿
   第A08版:综合新闻
   第A09版:科教卫新闻
   第A10版:民生新闻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法治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目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广告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心理周刊
   第B02版:心理/人际
   第B03版:心理/情感
   第B04版:夜光杯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连载
   第B07版:阅读
   第B08版:广告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1版:汽车/汽车资讯
   第B12版:汽车/汽车资讯
   第B13版:教育周刊
   第B14版:教育周刊/每周聚集
   第B15版:教育周刊/校园内外
   第B16版:教育周刊/升学指导
   第B17版:教育周刊/早教沙龙
   第B18版:人才/留学移民
   第B19版:人才/招生留学
   第B20版:人才
   第B21版:人才/留学招聘
   第B22版:人才/招生招聘
   第B23版:职场方圆
   第B24版:广告
   第B25版:上海闲话
   第B26版:市场之窗
   第B27版:市场之窗·广告
   第B28版:市场之窗·广告
   第B29版:广告
   第B30版:市场之窗·广告
   第B31版:市场之窗·广告
   第B32版:广告
微信微信,微微相信就行
多一种累
闻声如见面 经济又实惠
只能微信 不能全信
微信遥控来购物
维系旧情的纽带
欢迎来帖
新民晚报职场方圆B23闻声如见面 经济又实惠 2013-03-27 2 2013年03月2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