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5月9日,本报曾独家刊发报道《儿子举债跑了,老娘被告懵了》。昨天开庭的是同一起官司,把76岁老母拖上法庭给自己垫背的不孝子徐达依旧未现身。徐达的妹妹徐女士因为要作为证人出庭,大部分时间无法在庭内陪伴母亲,隔着沉重的木门,她仍听见庭内不断传出母亲的哭诉:“你们情愿相信那个不是东西的徐达吹牛皮,为什么不愿意相信我的大实话?”“我一大把年纪了,敢做敢当,但是没借过的钱,绝对不会帮那个不孝子还的!”
徐女士痛心疾首地告诉记者,2012年初,很少与母亲和妹妹往来的大哥徐达突然上门,让张老太在一张帮新儿媳办暂住证的担保书上签名。之后不久,本案原告韩某就告上法庭,要求张老太为她担保儿子借28万元的一张担保书承担责任。张老太在法庭上辩解说,她是第一次见到这张有她签名的所谓担保书。她指出,这张担保书的纸张上方被撕掉一段,有手撕留下的明显痕迹,其中,张老太承诺为儿子担保向韩某借款28万元的内容为电脑打字,只有张老太的签名是手写的。她认为,儿子是利用她签署的“暂住证办理担保书”偷梁换柱,伪造了这份借款担保书。
在去年5月9日的第一次开庭中,张老太母女俩曾要求对这张担保书上电脑打印部分和手写签名部分的形成时间先后进行鉴定。然而,她们设法联系了多家机构,均被告知无法鉴定,这使得张老太的辩解在昨天的第二次开庭中显得比较被动。
开庭前几天,张老太夜不能寐,对儿子深恶痛绝,希望把他找出来,站上法庭说明真相。然而,儿子早已更换手机和住址,徐女士无法找到曾答应为母亲出庭作证的大哥,只听说大哥在外面的欠债数额还在不断增加,仅韩某处就另有几笔数额不小的债务。
黄浦区法院择时将对此案作出宣判。(文中当事人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