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丧命
杰玛·琼斯9岁生日那天,家人开车100多公里把她从家乡萨里郡送到首都伦敦一家医院。
琼斯在生日前几星期里体重急剧下降,瘦得像“骷髅”。当地医院诊断琼斯患上厌食症。琼斯住院4个月接受治疗,出院后在家休养1年。“我相信要不是接受治疗,我女儿可能已经死了。”琼斯的爸爸阿兰说。
英国国家医疗服务系统10月11日发布报告说,截至2012年6月的一年里,2290人因包括厌食症和暴食症在内的饮食失调住院,比上一年度增加16%,55%患者年龄为10岁至19岁,比上一年度增加49%。患者中厌食症占74%,暴食症占19%。英国35家国家医疗服务系统医院去年8月发布数据显示,2008年至2011年,2000多名15岁以下少年儿童因饮食失调接受治疗,其中600多人不到13岁。197名住院患者年龄在5岁至9岁。
追求“完美”
英国督察中小学教育的教育标准办公室2008年调查15万名儿童,发现三分之一女孩和22%男孩不到10岁就把外表视为“最让人发愁的事之一”。
英国“女童子军”组织2010年调查1000多名女童,发现7至11岁女童中将近四分之三愿意为美丽作出改变,10岁和11岁女童中,八分之一希望变瘦。
阿兰说,女儿琼斯厌食是因为“学校里一个男生总叫她胖子。”预防饮食失调的慈善机构B-eat认为,受嘲笑是90%患厌食症儿童的病因之一。
布里斯托尔教育顾问卡兰德和同事哈钦森在布里斯托尔切德格罗夫小学5年级开设形象认知课,教育孩子不要以胖瘦论美丑。5年级教师卡林认为5年级是开设形象认知课的最佳阶段,因为孩子们这时“荷尔蒙增加,开始关注自己的身体”。
哈钦森说:“和从前相比,孩子们从更小就开始注重外表。”哈钦森和卡兰德认为,这主要是受媒体影响。英国对5至15岁人群的一项调查显示,调查对象平均每天6小时面对屏幕。现在的孩子每年接触2万到4万个广告,一天看到的媒体推崇的所谓“完美”形象可能比过去的孩子整个青春期看到的都多。
卡兰德说:“经化妆和照片处理,孩子们看到的形象与真实形象相差甚远,却不明就里,争相效仿”。
并非只有女孩爱美。“男孩子在玩电子游戏和看广告时接收大量关于性别意识和形象的信息……他们被鼓励拥有强壮、肌肉发达、充满力量的外表。”卡兰德和哈钦森说。
学会自尊
布里斯托尔切德格罗夫小学5年级学生卡里斯、哈里、富兰克林曾经像大多数孩子一样,对电视中的俊男美女形象深信不疑,希望长得像他们一样。但上过哈钦森和卡兰德开设的形象认知课后,孩子们的想法有所改变。
“你知道吗?有些模特脸上打10层粉底,用吹风机吹出波浪发型,用电脑可以改变他们的外表,让他们显瘦。”卡里斯说。哈里补充:“你看到的广告大约99%用照片修饰软件处理过。”富兰克林也表示:“现在我看到广告经常笑,心想:不是那么回事儿。”
哈钦森和卡兰德希望形象认知课能引导孩子认识到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教他们质疑媒体内容,并培养自尊和自信。
一些教师担心,形象认知课会把孩子们的注意力引到那些本来身材或容貌不佳甚至残疾的孩子身上。但哈钦森和卡兰德认为,无论是否开设这门课,这些孩子的外表欠缺都是事实,倒不如教他们和其他同学认识到内在品格的重要。
“谈论个人才能是这门课的另外一个重要内容。那些为外表逊色而烦恼的孩子将为先前不为人所知的长处获得同伴赞美。”形象认知课获得家长好评。不少家长反映,孩子回家与他们探讨美丑话题,对媒体“兜售的”美有了新认识。
欧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