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5: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6月16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老幼病残孕专座
顾土
  ◆顾土

  乘坐公共交通时要为老幼病残孕让座,是从小就知道的基本道德。读小学和中学的时候经常要写思想汇报,实在没得写了,就写今天坐车时怎么让的座,有几次还写出了激烈的思想斗争。后来长大了,出国游览时却发现让座的情形很少,因为有些人根本不坐,更别说抢座了,另外就是车厢里一概都设有老幼病残孕专座,所以不必让座。这种专座,其他人很少坐在上面,即便坐了,该坐的人一上来,也马上起立。当然也有例外。我去瑞士时登上公共汽车,满车都是老年人,而且都坐着,只有专座空着。一位70多岁的老太太见我站着,便指着专座非要我坐下,说这里没人坐。她说的没错,该坐的人都有座位,专座自然也就没人坐了。

  老幼病残孕专座的概念近些年也已经被引进,地铁、公共汽车上都设有这样的位置,但这种意识却远远没有普及。就我所见,很多年轻力壮、腿脚无比灵活的人士一上车,尽管附近就有座位,还是一屁股就坐上了专座。以后当老幼病残孕上来了,基本也是视而不见。看来,一种意识如果没有确立,任何标志都会形同虚设,老幼病残孕专座的颜色还特别显眼,但对很多人而言,在这种颜色面前依然是色盲。

  每当进入公交,广播里就会不停地传来有关文明的提醒,从“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到“请把座位让给需要的人”,可谓应有尽有。但我很奇怪,为什么就是没有“请将专座让给老幼病残孕”,或者“请尽量不要占用专座”的提示。结果,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有人让座,然后对方表达感激之情;另一方面,却有人占着专座不起来,周围的人也熟视无睹;当然,还有新闻不时传来,说某老人因为对方不让座就扇了人家几个耳光,或是某老人一屁股坐在了别人的腿上。

  不占用老幼病残孕专座,或是将专座及时让给老幼病残孕,是乘客的道德底线,人人必须遵守;而将本属于自己的座位让与别人,则是一种高风亮节,是自愿行为。一个社会的道德维系,首先依赖的是底线遵守,因为这是多数人必须做到的,之后才应该提倡高风亮节,多多益善。当专座只属于老幼病残孕时,当人人都对占据老幼病残孕专座的行为表达蔑视时,车厢里老幼病残孕才会肯定有座,既不必焦急地盼望高风亮节的出现,也用不着为了个座位千恩万谢或者大打出手,更不致发生道德的两极分化。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社会新闻
   第A06版:中国新闻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目击
   第A09版:家装专版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体育新闻
   第A14版:新视界
   第A15版:新视界
   第A16版:人物/新视界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阅读·连载/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B06版:影视地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国学论谭
   第B08版:音乐音响/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人才专版/招生留学
   第B10版:上海珍档/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人才专版/招生留学
   第B12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
   第B14版:招生留学/人才专版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6版:新智/星期天夜光杯
老幼病残孕专座
初夏风物志
永远的市中心
无题(307)
爱琴海中的伊德拉岛
看青
好好写,更要好好过
新民晚报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B05老幼病残孕专座 2013-06-16 2 2013年06月16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