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翰才辑录《左宗棠逸事汇编》一书,记载晚清重臣左宗棠行事有时不按常理出牌,却常能收到歪打正着之功效。他出任陕甘督抚时,和一个任地方太守的吴姓门生就发生了这样的故事。
吴太守“夙精烹饪,沿途供帐,择食殊苛”。这一来可难为了一班“属吏”。这次,属吏们便向左宗棠告了吴太守的状。且说这天上午,吴太守前往拜谒左宗棠。话间,左宗棠对吴太守说,午餐我设宴招待你。吴太守喜不自禁,连忙谢过。少顷,左撇下吴,出去忙公务了。眼看午餐时间早过,还不见左宗棠进来。就在吴太守饿得头晕眼花时,左宗棠回来了。饭菜端上来,只有杂粮米饭和几盆蔬菜。吴太守顾不得平时“择食殊苛”的讲究,抓过碗筷就狼吞虎咽起来,而且连添三次饭菜。这时,却听得左宗棠一声召唤,一盆盆“佳肴珍馔”又纷纷端到吴太守面前。左热情地举筷邀吴继续吃。吴求饶道,吃饱了。见状,左宗棠放下筷子,认真道,饮食之道,本无须讲究精粗好坏,吃饱即可。吴太守连连点头称是,从此一改“择食殊苛”的陋习。
又如同治、光绪时期,有些太监每以当差清苦为由,向“凡外吏及监司大员等入都陛见者”索要“宫门费”,恰巧有一年左宗棠入都述职,也被这些太监拦住敲诈。左大怒道:“吾尝出入百万军中,无人敢阻当者,安识汝曹鼠辈!且吾廉俸所入,自赡尚虞不给,更何来余赀给汝。今既阻吾入见,吾惟有仍返任所耳!”说完左宗棠即转身离去。这下可镇住了那几个太监。他们知道左宗棠是慈禧倚重的封疆大吏,他这一去,真误了事,他们怎么担待得起!几个太监连忙追上去告饶赔不是,反求左宗棠进宫。左宗棠见了慈禧,仍余怒未消,声言要内务府惩治那几个太监。
其实看似左宗棠有时不按常理出牌行事,但他为官却信奉“心之所安”这一原则。他这句夫子自道,缘于救一个年方十六,名叫蕴珠的湖南湘潭少女。蕴珠姑娘父亲早殁,家境不济,无奈,后来只能随母亲外出为人帮佣度日。不料有歹人见蕴珠姑娘长得漂亮,将她诱拐到汉阳,卖给一大户富家老翁为妾。蕴珠姑娘死活不从,竟遭殴打。旁人见状,纷纷抱不平。左宗堂恰巧路经此处,闻知这里发生强抢民女逼婚之事,怒不可遏,当即下令:传汉阳令!后者赶到,左宗棠当即训斥道,光天化日之下,在你辖地发生这样的事,还不快去保护受害民女!汉阳令不敢怠慢,连忙赶往出事地。这时候蕴珠姑娘正以头撞墙作抗争……看到汉阳令,那些挟持她的人顿时作鸟兽散。
蕴珠姑娘获救不久身体也得到康复。不日又找到了她喜欢的夫婿。左宗棠还为其夫婿介绍了一份不错的工作。蕴珠母女终于安居下来。事后她们几次到左宗棠行辕,要谢左公的大恩大德,都被左宗棠让部下挡在门外,并传话给这对母女,不必谢他,他这样做只是本着“吾行吾心之所安而已”。由此可见,服从自己内心的“心之所安”,亦即心安,可说是左宗棠的为官原则。他的有时不按常理出牌行事,应该也是出于这样的信奉。在左宗棠生活的时代,他为官能有这样的操守,堪称难能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