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暧昧话”,一次次揪着张某的心,各种猜测在脑里浮现……而妻子对这段视频由来的“解释不清”,更加深了张某的怀疑。一怒之下,他在酒精的作用下操起菜刀,朝妻子砍去……
视频里的男人到底是谁?于女士的话究竟是什么意思?这起差点要了老婆命的夫妻伤害案,要从去年7月讲起。
一段暧昧视频引猜疑
这天,租住在宝山区的张某拿妻子于女士的智能手机玩,意外发现手机中有一段没头没尾的视频,时长只有4秒,图像非常模糊,只能大体看出画面背景是家里的卧室,画面中的人物轮廓疑似一男一女,女人说:“你要玩,就到外面去玩。”
说这话的女人虽然模样看不清楚,但一听声音就知是妻子。张某的心猛地往下一沉。他反复翻看视频,依然看不清那个疑似男人的模样,只能大致看到一个男人人形躺在床上。张某顿时热血贲张。
33岁的张某和妻子都是安徽颍上县人,于女士比他小一岁。2003年初,他们走进婚姻殿堂,育有一儿一女。2008年来到上海,张某靠跑车挣钱养家,于女士则在家里照顾孩子上学。
张某出车期间,有时间就给妻子打电话,妻子都是嘘寒问暖,他虽然工作得辛苦,却感到幸福。可是最近几次,他给妻子打电话均无应答,张某不免有些担心:自己经常不在家,年轻貌美的妻子会不会出轨?
张某越想越觉得不对劲。气愤之余,他冲到正在厨房忙活的妻子面前,把手机视频放了一遍,要妻子说明白是怎么回事?
于女士也愣住了,声音是自己的没错,但她怎么也想不起这档事,甚至连视频是谁拍的、怎么拍的,她一点印象都没有。平时,她用手机就是打打电话,或是被女儿拿去拍照、玩游戏,从来没拍摄过录像!
妻子解释不清增疑虑
张某见妻子迟疑不定,大吼起来:“你是不是背叛我了?那个男人到底是谁?”于女士一听这话也来气了:“你怀疑我?我都不知道这是哪里来的呢!”张某不甘示弱:“图像看不清楚,但明明是你在说话,你还想抵赖?”于女士急得百口难辩,蹲在地上号啕大哭。张某气急败坏地摔门而去。
看着丈夫离去的背影,于女士有苦无处诉,拨通了弟弟的电话:“小弟,我过不下去了,你姐夫太小心眼了,无中生有地侮辱我……”
于女士的弟弟也在上海,还没等姐姐把话讲完,他就心急火燎地赶到姐姐的住处,操起一根钢管,将张某打了一顿。
本来是夫妻间闹别扭,经小舅子这样一掺和,隔阂进一步扩大了。最后,还是双方亲友出面调解,张某的怒气才得以缓和下来。此后,于女士为了消除丈夫的疑虑,处处忍气吞声。她每天都待在家里,踩着丈夫回家的时间,早早做好饭菜等候。
可妻子越是这样逆来顺受,张某的疑虑就越大,总希望妻子能给他一个满意的解释。有一次,他趁妻子心情比较好又问起视频的事,于女士依然表示自己毫不知情。她越是说不明白,张某就越感到疑惑,追问的次数就越频繁。最后,于女士干脆不耐烦地说:“你爱信不信,反正我是清白的。”
操起菜刀向妻子砍去
3个月后的一天,张某出车回来躺在床上,又胡乱猜测起来,脑海里不停地闪现着一个男子躺在自己的床上,耳边则响起妻子说的那句话,他设想了这样一个场景:妻子有了相好的,男的找上门来亲热,妻子怕在家里不安全,才提出到外面去玩。
2012年10月21日傍晚,一家人吃过晚饭后,一对儿女到邻居家去了,张某继续独自喝着闷酒。妻子劝他不要喝了,可张某对妻子的话不理不睬。于女士忍无可忍埋怨道:“嫁给你,真是倒了八辈子的霉。”
妻子的过激言语,再次勾起了张某胸中的怒火,他顺手操起桌上的菜刀,疯狂地朝妻子砍去:“你这个女人,我今天非杀了不可!”于女士拼命躲闪,张某还不肯罢休,又拿起床边的一个哑铃,朝于女士的脸部击打去……
看到满脸是血的妻子,张某这才打了一个冷战,也清醒了很多,立即拨打报警电话和急救电话。10月30日,于女士经抢救脱离生命危险。
视频中男子竟是张某
刚开始,于女士对丈夫充满了怨恨,但随着身体和精神的伤痛逐渐得到恢复,她想到丈夫身陷囹圄,家里上有老、下有小需要照顾,这次家庭变故又给家里添上了一大笔外债,如果丈夫因此被判刑,两个孩子今后如何生活?于女士出院后三番五次跑到公安部门求情,希望给丈夫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办案民警告诉张某这一消息后,他愧疚万分。不仅如此,更让他难过的,还有那段自摆乌龙的视频。宝山公安分局刑侦技术专家根据于女士的描述和回忆,利用科技手段揭开了视频的谜底——视频拍摄的地点确实是他们家,画面里的男人竟是张某本人。当时,他穿着内衣躺在床上睡觉,妻子坐在床头做十字绣,在床边玩耍的女儿拿着妈妈的手机,要给妈妈拍照片,却错摁了录像功能键。于女士看到房间里光线暗,觉得照出来不好看,便用双手挡着脸,不让女儿照。因女儿坚持要拍,她就大声说:“你要玩,就到外面去玩。”不凑巧的是,不满10岁的女儿误用了录像功能后,手机又处于晃动之中,所以录了一段模糊视频。
真相还了于女士一个清白。由于张某的犯罪行为,造成妻子多处皮肤裂创,多处骨折,右侧脸颊有一道10厘米左右的疤,被害人经司法鉴定为面部容貌毁损,已构成重伤,根据《刑法》规定,致人故意重伤的量刑是比较重的,一般要3年到10年。于女士又以书面形式,向检察院请求为丈夫减轻量刑。
日前,宝山区法院综合各种因素,考虑到被告人不仅有自首行为,还能及时施救,故对张某从轻处罚,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5年。
本报记者 江跃中 通讯员 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