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桂平,经济学博士,高级经济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现任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分行党委书记、行长。
上海市第十一届、十二届政协委员、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11年度获首届“沪上十大金融家”称号,2010年度被评为中国银行业世博金融服务先进个人、全国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工作者。
企业介绍
中国农业银行在2010年7月成功实现A+H股公开发行上市。作为中国主要的综合性金融服务提供商之一,中国农业银行在英国《银行家》杂志全球银行1000强排名中,按2011年税前利润列第五位。
中国农业银行上海市分行下辖22家经营行(部),422个营业网点,居同业四大行第二位,投放自助设备3100多台,网点网络遍布上海城乡,拥有员工10600人。截至2012年末,全行总资产6572亿元,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5924亿元,过去三年年均增长15.65%;贷款不良率连续三年保持“双降”。
您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蓝图有何期待、建议?当前哪些问题需要尽快解决?
答:追溯全球各主要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轨迹,可以发现两个突出特征:一是以强大的经济基础为后盾,二是不断锐意创新。从13世纪的佛罗伦萨,到15世纪的热那亚和威尼斯,再到16世纪的安特卫普,17世纪的阿姆斯特丹以及18世纪至今的伦敦与纽约,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与发展无不体现了这两大特征。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上海独特的商业文化是助推银行业发展的无形动力,“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供了良好的人文环境,“公正、包容、责任、诚信”的价值取向则为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供了所应秉持的价值标杆。
上海农行始终致力于成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排头兵与促进派。我们将在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人民币国际化两项国家战略的引领下,依靠总行,立足上海,主动对接《“十二五”时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规划》,围绕2015年基本确立上海的全球性人民币产品创新、交易、定价和清算中心地位的目标,顺应客户发展集团化、国际化和融资市场化、多元化的趋势,有目的、有计划地推进以金融市场业务、高端投行业务以及国际业务为主要内容的综合经营平台建设,有效增强上海分行作为农业银行国际化战略重要节点的作用,充分体现农业银行在上海金融市场上的大行地位,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作出积极的贡献。
打好“三农”牌是农行重要任务
问:打好“三农”牌,加大金融支农力度,银行有哪些高招?
答:面向“三农”、城乡联动、融入国际、服务多元,是农业银行的战略导向和优势所在,打好“三农”牌,是相当长一段时期的重要任务。2012年末,农行上海分行涉农贷款余额为65.07亿元,比上年增加17.45亿元;截至2013年5月末,农行上海分行涉农贷款余额为68.54亿元,比年初增加3.47亿元。涉农贷款占全部贷款的比重远高于第一产业在全市GDP中的比重。
助推城乡一体化发展,需要商业银行在业务重心、产品研发、考核激励等方面拿出实实在在的措施。为此,上海农行一是主动对接上海市“十二五”规划,将郊区和崇明三岛作为服务城乡统筹发展的重点,积极参与基础设施和产城融合建设。二是始终发挥“三农”金融服务主力军作用,积极支持都市现代农业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支持都市高效生态农业和“菜篮子”工程,有效促进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三是始终针对现代农业的金融需求特点,推进产品和服务创新。我们为光明食品集团提供的包括现金管理、中期票据发行等在内的多项金融服务,授信总额达到26亿元。四是始终致力于优化农村地区基础金融服务。近两年我们大力扩大郊区(县)自助服务渠道,在上海郊区(县)共投放转账电话3.75万台,新增ATM存取款机等自助设备1015台,新增POS机6078台,全面实施“惠农通”工程建设,崇明县支行电子机具总量已达到1194台,显著提升了郊区(县)金融服务的便利性。
未来,我们将对郊区支行进一步实施倾斜政策,支持“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小城镇”建设。今年我们已为崇明县新城建设发放了3.7亿元农村城镇化贷款,并审批通过了4亿元金山枫泾国际商务园区贷款项目。
不遗余力助推小微企业发展
问:小微企业是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成长壮大,离不开信贷支持,大银行怎样做好小微贷?
答:作为大型国有控股上市银行的一级分行,农行上海分行将完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作为服务实体经济、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支撑点,不遗余力地助推小微企业发展。截至2013年4月末,我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702亿元,比年初增加18.35亿元。概括起来,我们的做法主要体现在“三创新一主动”。
■强化制度创新在信贷计划上,单列小微企业信贷计划,配足信贷规模;在信用评级上,实施适合小微企业的分池评级法,优化评级体系;在审批流程上,下沉小微企业业务经营管理重心,建立专业化的小微企业信贷调查、审查、审批制度;在系统支持上,于新一代信贷管理系统与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中专设小微企业管理口径,对小微企业贷款实施全流程管理。
■强化产品创新先后研发推广包括小企业简式贷、在线贷、智动贷、厂房贷、随薪贷、应收账款质押融资、国内保理、供应链融资等系列小微金融产品。其中,小企业简式贷产品因流程快捷、操作简便,屡获殊荣;小微企业在线贷产品,使客户登录农行95599门户网站后可以直接申请办理贷款;在线供应链融资产品可围绕核心企业供应链为其上下游小微企业客户提供全方位的融资服务;小企业应收账款质押融资、国内保理、随薪贷等产品可以有效化解小微企业或企业主的融资担保难题。
■强化管理创新充分发挥城乡联动的渠道优势,将345个综合性网点打造成为服务小微企业的重要阵地。合理下调小微企业经济资本占用系数,开展专项劳动竞赛,鼓励和支持经营行开展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充分调动小微企业金融从业人员的积极性。
■强化主动服务通过加强与市科委、科创中心及第三方中介机构的业务合作,向上海高新技术、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金融服务。
我们是中国梦的参与者实践者
问:商业银行员工如何助推中国梦的实现?
答:中国梦是人民的共同梦想,为我们勾勒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宏伟蓝图。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凝聚不可战胜的中国力量。作为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者,我们都是中国梦的参与者和实践者,我们的发展愿景与个人梦想都应成为中国梦的有机组成部分,只有将个人梦想自觉融入中国梦、服务中国梦、助力中国梦,为建设一流现代商业银行贡献力量,才能最终成就实现自我价值的个人梦想。
首先,我们要敢于拥有梦想,要对个人的职业理想充满坚定的信念。上海农行提出要全力打造受人尊敬的商业银行,并明确了“战略设计与执行能力强、市场竞争力强、价值创造能力强、学习创新能力强、服务品质优、员工队伍优、企业文化好、规则意识强、社会责任感强”的九条标准。
其次,我们要善于将对梦想的追求与现实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对上海农行的经营管理者而言,就是要把助力中国梦、实现打造受人尊敬商业银行的职业理想与“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优质金融服务”的时代使命紧密结合,全力服务实体经济,着力促进上海经济转型,争做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构建新型产业体系、构筑城乡一体化新格局、建设宜居城市的排头兵与促进派,把金融服务的正能量融入中国梦。
第三,我们必须将个人梦想与单位的战略、国家的命运有机结合起来。我们滚动制订了三年发展规划,将长期的发展愿景转化为中期的发展目标和行动纲领,同时将三年发展规划的目标分解落实到每年、每半年、每个季度乃至每个月的序时工作进度中。围绕这一主线,我和上海农行的全体干部员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着力实现个人梦想与集体共同的职业理想的有机融合、同步推进,共同与农行一起成长,共同与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 本报记者 谈璎 整理)
主要观点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上海独特的商业文化是助推银行业发展的无形动力,“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供了良好的人文环境,“公正、包容、责任、诚信”的价值取向则为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供了所应秉持的价值标杆。
具体到农村金融服务,上海农行将坚持把服务“三农”与支持上海城乡统筹发展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农业银行城乡一体化经营的既有优势,提升郊区支行竞争力,全力推动“三农”和县域业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