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6:金融城夜话/2013陆家嘴论坛
     
本版列表新闻
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开国———~~~
     
2013年06月28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开国———
建设一流的金融服务集团
连建明
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开国 海通摄
  在2013陆家嘴论坛举行之际,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开国畅谈如何在转型背景下,加快创新和国际化步伐,将海通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力的金融服务集团。

  人物简介

  王开国先生,54岁,现任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执行董事、党委书记O1995年2月加入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担任副总经理,并自1998年5月起担任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O拥有逾17年的证券行业管理经验O

  企业介绍

  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8年,是国内成立最早、综合实力最强的大型券商之一,业务范围涵盖经纪、投行、并购、资产管理、融资融券、基金、期货和PE投资等全方位金融服务。海通证券于2007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600837)并完成定向增发,2012年4月27日公司H股(6837)成功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2012年底公司总资产1263亿元,净资产587亿元,总资产和净资产均位居行业第二位。公司拥有遍布全国的230家证券及期货营业部,拥有近460万零售客户和超过1万个机构客户及高端客户。

  加快创新和国际化步伐

  问:在中国金融改革开放与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证券业如何突破原有格局?海通有些什么举措?

  答:随着中国金融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对中国证券行业带来了以下几方面的机遇:一是证券、银行、保险等金融同业间的渗透融合不断加快,大大拓展了传统业务边际;二是产品创设管制大幅放松,产品更加多元化;三是海外资本投资境内以及中国企业“走出去”进程加快,提供了大量跨境业务机会。在此过程中,公司积极把握市场机会,提前布局,在跨境兼并收购、跨境对冲/套利、跨境PE投资等业务方面均取得了显著进展:海外业务平台成熟稳固,QFII、RQFII业务规模领先同业,近期又首批获得QFLP、RQFLP业务资格,国际业务布局进一步完善。

  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提升直接融资比例,已成为我国解决经济转型升级问题的重要突破口,宏观环境的变化为证券行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而监管层适时放松行业管制、加速行业创新,为证券行业把握机遇提供了有利的政策环境。证券行业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主体,要通过创新,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组织者的职能,切实承担起资源配置、直接融资、投资、风险管理、财富管理等功能,提升证券行业整体实力,服务于实体经济,推动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

  在转型背景下,公司总体发展战略是:以客户为中心,以经纪、投资银行、资产管理等中介业务为核心,以资本型中介业务和投资业务为两翼,以创新和国际化为驱动力,加强研究、人才、IT和风控合规四根支柱建设,把海通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力的金融服务集团。

  公司拟采取的主要举措如下:一是加快创新业务发展,尤其是柜台市场业务、融资融券业务、约定式购回、资产证券化、股票质押回购等业务力争实现业内领先;二是持续提升经纪、投行、资管、投资等传统业务的竞争力;三是加强交叉销售和业务协同,加快境内外资源整合;四是优化资本配置和资本结构,提升公司资本使用效率;五是进一步持续加强人才、风险管理、IT、研究等四根支柱建设。

  加强对上海地方经济发展的服务

  问:对于上海构建财富管理和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有什么建议?海通可以做怎样的贡献?

  答:上海近年来通过持续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在今年3月发布的最新一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GFCI)中,上海在前十大最具发展潜力金融中心的排名中名列第二。建议未来进一步从以下三方面加以努力,一是积极拓展多功能、多层次金融市场,发挥金融中心的规模经济与积聚效应,扩大金融中心的辐射深度与广度,增加对国内外金融机构的吸引力;二是稳步推进金融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推动上海成为全球人民币资产的交易、定价和清算中心;三是不断完善金融发展环境,建立协同高效的综合金融监管体系,鼓励金融创新,吸引金融人才持续流入。

  公司近年来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努力发挥证券公司作为金融中介和市场重要组织者的关键作用,不断加强对上海地方经济发展的服务,促进上海财富管理和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具体作用体现在:

  一是通过加快推进公司柜台交易市场建设,快速扩大业务规模,丰富柜台交易市场功能,促进多功能、多层次金融市场建设;二是利用公司在境外的成熟业务平台,大力发展人民币相关业务,为提升上海人民币中心地位作出贡献;三是通过兼并收购,尤其是境外并购活动,加快做大做强,引入国际先进的金融理念、业务模式和高端人才,增强上海财富管理与国际金融中心声誉;四是通过旗下包括公募基金、券商集合/定向资产管理计划、另类资产管理在内的综合化资产管理业务平台,不断丰富财富与资产管理类金融产品,适应居民财富日益增长的趋势和保值增值的需求。

  问:怎样处理好金融创新与风险控制的关系?海通对于金融创新有什么做法?

  答:金融行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一个管理风险的行业,通过管理风险、承担风险获得回报。因此,金融创新与风险控制之间应该是一种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动态良性的关系。但是也有必要指出,既然要创新,必须容忍试错,在风险可控、可承受的前提下允许承担适度的风险。

  公司明确了创新的战略定位:巩固和提升公司在创新方面的市场领先地位,通过创新促进传统业务的转型和再造,通过创新拓展新的商业模式,使创新成为实现公司战略构想的主要驱动力;建立和完善了创新相关的组织机制保障,明确了创新的工作流程和创新相关的考核激励机制;坚持业务创新与强化风险管控并重的原则,确保创新风险可控、可管理;围绕监管机构创新部署以及公司内部创新研讨会成果,着力推进多个重点创新项目。

  经过努力,公司创新成效显著,各项创新业务处于行业领先地位,融资融券、约定购回等创新业务收入占比持续上升,由2010年的3.7%快速上升至2012年的16.5%,有效抵御了传统业务收入下滑带来的不利影响。

  提供综合性资本市场解决方案

  问:海通建立一些产业基金,包括文化发展基金等,如何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海通还有什么新打算?

  答:海通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通过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投融资服务,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在直接融资服务方面,截至目前,公司累计主承销股权、债券融资项目超过300个,为企业实现融资总金额超过3500亿元,有力地支持了实体经济的发展。

  在直接股权投资方面,截至目前,公司旗下直投子公司以及管理的股权投资基金累计对约140家企业进行了股权投资,投资金额达到近百亿元,有效地支持和培育了一大批具备竞争优势的创新型中小企业,帮助实体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调整。

  未来,公司将着重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以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具体包括:一是打通公司股权、债券、并购融资业务的传统界限,为企业客户提供综合性资本市场解决方案;二是重点加强债券业务发展,优化债券发行方式,为客户提供多样化的债券融资方式;三是扩大并购业务范围,重点加强产业并购、跨境并购业务;四是通过资产证券化、股权质押融资等方式,为客户提供结构化融资解决方案;五是继续大力发展PE基金管理业务,不断扩大公司直接股权投资能力;六是加紧成立一批专项基金,包括:为并购提供融资支持的并购基金、为债券发行市场提供资金支持的固定收益类基金如城投债基金等。

  问:如何进行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与发展?海通在这方面有什么打算?

  答:多层次资本市场是能够满足多层次投融资需求和风险分层管理要求的资本市场体系,是适应经济发展内生需求的有效途径。为打造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议从以下几方面进一步加以推进:一是进一步完善分层次的交易所场内市场,包括创业板、中小企业板、主板等;二是发展新三板、地方股权交易中心等全国/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三是加快推进券商柜台交易市场建设,满足客户多样化投融资需求。

  就海通而言,公司未来主要是从三方面着手,一是继续大力发掘、辅导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赴中小企业板、创业板上市;二是积极参与新三板和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建设,发展推荐挂牌、经纪业务、做市等业务,服务于中小企业场外股权融资活动;三是大力发展公司柜台交易市场。作为场外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券商柜台交易市场对于完善资本市场结构、服务实体经济、满足客户多样化投融资需求等都有重要意义。公司作为业内首家正式销售柜台交易产品的券商,将充分利用公司的先发优势,进一步丰富完善柜台市场的产品设计及运作模式,使之成为公司创新业务发展平台,为推动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作出更多贡献。

  借助互联网整合现有业务

  问:目前互联网金融高速发展,会不会冲击传统金融业?海通是否也要利用互联网进行金融创新?

  答:过去的10年,互联网已经让众多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近阶段,互联网企业开始高调涉足银行、证券、基金等金融行业。以阿里巴巴为例,其小微金融产品已经覆盖支付、小额贷款、担保、保险、基金销售等各个领域。互联网企业拥有庞大的客户基础、便捷的支付手段、低廉的交易成本、高效的资源配置效率以及专业的IT技术支持等优势,对传统金融行业造成深远影响,未来可能出现除了商业银行间接融资和资本市场直接融资以外的第三种融资模式,即“互联网金融”融资模式。

  面对发展迅猛的互联网金融业务,公司充分重视,成立了专门部门,统筹协调总部相关部门及分支机构,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对传统业务链进行全面整合,有序推进互联网证券业务。近期工作重点包括:利用互联网拓展客户,吸引增量客户,扩大公司客户基础;利用互联网渠道,加强柜台市场产品、现金产品等有竞争力产品的推广营销,吸引增量资产;将部分标准化产品逐步由线下转移到线上,利用互联网进一步降低客户的交易成本和公司业务线下运营成本。未来,公司希望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整合公司现有业务条线,打造24小时不间断的一站式在线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本报记者 连建明 整理)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评论·随笔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法治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广告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A25版:社会与法
   第A26版:海上拍案/社会与法
   第A27版:社会与法/东方大律师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连载
   第A31版:阅读
   第A32版:目击
   第A33版:民生上海
   第A34版:品质嘉定 美丽新城
   第A35版:品质嘉定 美丽新城
   第A36版:民生上海
   第A37版:广告
   第A38版:地产资讯
   第A39版:美食大观
   第A40版:美食地图
   第B01版:陆家嘴金融城
   第B02版:热点聚焦/2013陆家嘴论坛
   第B03版:热点聚焦/2013陆家嘴论坛
   第B04版:浦江夜话/2013陆家嘴论坛
   第B05版:2013陆家嘴论坛/浦江夜话
   第B06版:浦江夜话/2013陆家嘴论坛
   第B07版:2013陆家嘴论坛/浦江夜话
   第B08版:城里城外/陆家嘴金融城
   第B09版:城里城外/陆家嘴金融城
   第B10版:城里城外/陆家嘴金融城
   第B11版:艺术家具专版
   第B12版:城里城外/陆家嘴金融城
   第B13版:广告
   第B14版:城里城外/陆家嘴金融城
   第B15版:广告
   第B16版:手绘地图/2013陆家嘴论坛
   第B17版:手绘地图/2013陆家嘴论坛
   第B18版:金融城夜话/2013陆家嘴论坛
   第B19版:2013陆家嘴论坛/金融城夜话
   第B20版:金融城夜话/2013陆家嘴论坛
   第B21版:2013陆家嘴论坛/金融城夜话
   第B22版:广告
   第B23版:2013陆家嘴论坛/金融城夜话
   第B24版:金融城夜话/2013陆家嘴论坛
   第B25版:2013陆家嘴论坛/金融城夜话
   第B26版:金融城夜话/2013陆家嘴论坛
   第B27版:2013陆家嘴论坛/金融城夜话
   第B28版:金融城夜话/2013陆家嘴论坛
   第B29版:2013陆家嘴论坛/金融城夜话
   第B30版:专版
   第B31版:2013陆家嘴论坛/金融城夜话
   第B32版:精彩回顾/陆家嘴金融城
建设一流的金融服务集团
新民晚报金融城夜话/2013陆家嘴论坛B26建设一流的金融服务集团 2013-06-28 2 2013年06月2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