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美国都在剖析底特律这个失败的案例,产业结构单一,种族矛盾尖锐,高犯罪率、城市空巢等等,这些问题一直令底特律在“失血”。而造成城市破产最根本也是最致命的一个原因是,底特律错过了唯一拯救自己的机会,未能实现经济转型。《华尔街日报》说,经济转型才是底特律唯一的治病良药。
《华盛顿邮报》称,底特律在20世纪50年代曾经是这个国家第四大城市,更是世界闻名的“汽车之城”,人均收入位居全国最高水平。而现在,它的暴力犯罪率位列最高,近8万座建筑被遗弃或者严重损毁,全市40%的路灯不工作,公共服务接近崩溃,失业率达到18%以上,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两倍多。
在不少底特律人看来,1967年的城市暴乱是底特律坠落的开始。如今已经65岁的劳恩斯回忆那场震惊世界的骚乱,仍然记忆犹新。“我的很多朋友都被抓进监狱,我家周围很多房子都被烧毁,恐怖的景象我这辈子都无法忘记。”在那场黑人居民因种族歧视等原因与白人社会发生的流血冲突中,美国政府动用5000人的军队入城镇压,冲突中43人死亡,数百人受伤,7200人被捕,大量建筑被烧或受损,三大汽车业巨头全部停工停产。
这场暴乱,使底特律从巅峰跌落。从此,白人以及大量公司工厂纷纷外迁,很多废墟再也没有修复。以著名的8 Mile路为分界线,底特律从此被划成了黑白两个世界。居住在底特律市区的人口中,黑人超过九成。劳恩斯说:“市政府原来是按300万人口的居住规模设计这个城市。而现在,我怀疑是否会有50万人呆在这。”
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对底特律来说是致命一击。作为核心制造业的三大汽车公司裁员高达14万人,连带城市服务产业的失业率飙升。目前,底特律失业率达到18%,即每6个底特律人中就有一人失去了饭碗。而劳恩斯表示,实际上这个数字可能更高。“我周围的很多人都没有工作,有的就走上犯罪道路。”
“问题在于随着税收的下降,底特律无法控制犯罪率。”纽约曼哈顿智库资深经济和政策分析师吉莱纳斯说,这是让底特律衰败的重要原因之一。税收减少,进而治安下降,再导致公司和个人逃离底特律,从而造成更少的税收,这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2000年到2010年间,有25万居民搬出了底特律。
底特律走到今天,绝非单一问题所致。《华盛顿邮报》一篇专栏文章称,“底特律就像一个病入膏肓的病人,就算有太多原因导致他生病,但现在最该指责的是,到底是谁耽误了给他治病?”作为底特律的管理者,市政领导层在管理上的无能和渎职或许最令人愤慨。
底特律前市长基尔·帕特里克今年3月被法院裁定犯有20项腐败和受贿罪,其中至少有3项与市政建设工程受贿有关,而负责管理员工退休基金的两名官员也因贪污指控被捕。底特律当地一家电台的时政评论节目中,主持人用咆哮的语气将矛头对准底特律过去几十年的管理者,“如果你们的脑子哪怕再好使一点点,底特律都不会走到今天。”
从底特律往东南方向450公里,就是美国另一大传统工业重镇,有“世界钢铁之都”之称的匹兹堡。匹兹堡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当地政府就意识到改善环境、制定和实施地区经济多元化战略的重要性,将改造重点转移到促进新行业发展上来。此战略到80年代末取得了明显成效,进入21世纪,匹兹堡已经转型为以生物技术、计算机技术、医疗健康、金融、教育而闻名的现代工商业城市,成为美国城市经济成功转型的典范。
如果经济转型成功,或许,底特律是另外一个匹兹堡。可惜,曾经有无数的机会摆在底特律面前,但它没有珍惜。正如《纽约时报》所说,底特律的城市故事,显然是一个现实悲剧,对所有工业化城市或者面临后工业化转型的城市来说,底特律都是一个极其惨痛的教训。
驻美记者 徐东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