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作曲家布里顿的《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同圣桑《动物狂欢节》以及普罗科菲耶夫《彼得与狼》一样是古典乐迷入门必听之作。1946年,布里顿应英国教育部之邀作成此曲以配合当年的时兴媒体——电影来普及音乐知识,而在布里顿百年诞辰之际,将此作搬到当今最时兴的媒体iPad上无疑是一份最恰当的厚礼。
iPad应用《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由布里顿-皮尔斯基金会于近日在苹果应用商店发布,它与前不久推出的《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应用相比有两大明显亮点:其一,这个容量达888M的应用是全免费的,在应用商店搜索“Britten”便可立刻下载;其二,启动该应用,您一定会被其色彩鲜艳、富有童趣的界面(见上图)所吸引,此界面由知名插画家莎拉·法内利手绘而成,富有质感的背景加上鲜活的笔触使人宛若在浏览一本母亲为孩子精心准备的剪贴本。
《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虽是为音乐教育而作,但其本身也是一首精彩的变奏曲,又名《珀塞尔主题变奏与赋格》,音乐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出自英国巴洛克时期作曲家珀塞尔的主题分别在全乐队、木管组、铜管组、弦乐组和打击乐组上的呈现;第二部分按上述乐器组的顺序将乐队拆解,每一种乐器构成一段变奏;第三部分则是将被拆解的乐器再度组合起来,以赋格的形式使各乐器按相同顺序加入演奏,最后在乐队全奏珀塞尔的主题中结束。
全曲连续演奏约18分钟,传统录音中常会邀请知名演艺界人士朗读解说词,而在iPad上,对音乐解说的展现就更多姿多彩了。此应用采用马克·埃尔德爵士指挥英国皇家北方音乐学院交响乐团的视频,播放视频时同步显示乐曲解说,也可切换至乐谱视图,与总谱不同,这里采用四行缩谱的形式将音乐织体更简明扼要地展现了出来。为了更形象地解释作品中变奏与赋格的创作手法,还设计了用户可自行“定制”变奏与赋格的卡通小游戏。
应用提供的背景信息也十分丰富,布里顿的生平部分收录了不少历史照片及作曲家早期作品的手稿及罕见录音,管弦乐队知识部分则包含对每种乐器的介绍、展示音色的录音以及在皇家北方音乐学院交响乐团演奏该乐器的乐手的访谈录音,还有一个互动性格测试可使您了解您适合演奏哪种乐器。
本杰明·布里顿1913年11月23日出生于英格兰东海岸的洛斯托夫特,他一生中涉及各种题材的音乐创作,成为了20世纪最著名的作曲家之一和英国音乐史上的巨匠。今年纪念布里顿百年的活动不胜枚举,即将结束的上海夏季音乐季便上演了布里顿的儿童歌剧《诺亚的洪水》以资纪念,Decca唱片公司前不久发行了历史上第一套布里顿全集录音,而布里顿-皮尔斯基金会除发布了上述iPad应用外,还特别制作了“布里顿100”网站,此应用也将在9月移植到该网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