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慢质疑,且慢批评,这只是一场小组赛的失利而已,胜负既无关大局,更没必要因此而对中国男篮、对扬纳基斯产生不信任。比赛输得确实很难看,也可以给这支球队挑出种种毛病,不过这一切,都要考虑到一个前提——这只是一支正处于转型阵痛中的中国队。
对于扬纳基斯来说,改造中国男篮尤其困难,即使他是世界名帅也不例外。无论是新老球员的更新换代,还是技战术打法的转型,都需要时间和过程,而这恰恰是希腊人最欠缺的。从人员配置角度说,少了一个刘炜,中国队的日子就难过得多——过去十几年,中国男篮都被认为后卫是“短板”,刘炜甚至为此背了十多年黑锅,但当他不在队中时大家才发现,他对这支球队是多么重要。
首发的陈江华,替补的刘晓宇和郭艾伦,这3名控卫昨晚加起来只贡献了1次助攻,这也可以解释为何中国队运转不灵。可是抛开刘炜受伤的因素不说,即使他仍然健康但也已经逐渐老去,终归要给后来者锻炼机会——对于陈江华、刘晓宇和郭艾伦来说,昨晚的尴尬和惨痛经历就是他们真正成长的开始。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朱芳雨和王仕鹏,这两位中国男篮过去几年最稳定的外线射手,昨晚居然加起来17投0中(其中三分球7投0中),没有一次运动战得分,这显然不是他们的正常水准。但有一点不得不承认,这两位老将也确实到了要为新人让位的时候了,扬纳基斯必须得找到他们的替代者,相信这场比赛会坚定他培养新人的决心。
中国队青黄不接,这个问题不是扬纳基斯短时间能够解决的,而比这更难的,是让队员们接受技战术打法的巨大改变。作为前希腊队主帅,扬纳基斯一直想把中国队塑造成“亚洲希腊队”,虽然他的这个想法已经在国内篮坛得到普遍接受,但改造过程显然并不容易——多年来中国男篮一直依赖“移动长城”,要想“全民皆兵”不是容易的事。
从扬纳基斯首场用人来看,他的目标显然看得更为长远——如果单纯只想得到一场胜利的话,他不会在上半场还未结束时,就已经让12名队员都上过场。很明显,希腊人昨晚是在练兵,而恰巧一系列对中国队不利的因素又凑到一起(比如三分球14投0中等),才造成对韩国队的失利。
就如同任何改革都要付出代价一样,转型中的中国男篮正在付出应该付出的代价。这场失利,并不意味着扬纳基斯的执教方向或理念出了问题,因此千万别就此对希腊人产生怀疑,更别让这种怀疑影响了他对中国男篮的改革进程。
本报记者 李元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