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居然会残酷地相似:如今风起云涌的出国留学潮,竟然不亚于当年的“上山下乡”运动,尽管时过境迁,不可同日而语,然而,却大可异曲同工:远隔重洋,骨肉分离,重金支撑之余,爹妈的心绪总像飘摇的风筝,欲牵而不得,欲收而不可。这其中,尤以家庭中两代女性——母女间的全方位交流最为魂牵梦绕,纠结万分。
银凤的女儿晓舟从小是个小精灵,两只杏眼总是不停地骨碌着,一转一个鬼点子,常令同学们哑然、老师吃惊,最后竟让母亲在其出洋留学问题上“吃瘪”了一回。
前几年,已进入上海某二线大学读了2年的晓舟自感可以去东洋留一下学了,于是,便悄无声息地完成了一切手续的咨询和日语的快速恶补,成绩斐然。
一天,万事俱备的女儿与家里“财政部长”的母亲作了一次关于留学资金的严肃谈判。近段时间,银凤早就感到了女儿想去日本留学的“火力侦察”力度在增强,只是故意装“夜乌弹”,不知可否地或以“家里没那么多钱”为借口搪塞了之。其实,她心里真是舍不得、不放心女儿离开。
“妈妈,我去日本留学的决心已定,相信我一定能认真对待,何况还有姨妈在那里已那么多年了,你还不放心?只是不知道家里供我留学的资金会不会影响你们日常的生活质量?”
女儿直奔主题的开场白,令母亲有点猝不及防,没有平时孩子气的撒娇和纠缠,外松内紧的神情期待着母亲回答这个绕不过去的重大问题。“假如因为我的留学资金影响了家里的生活,那么,我就坚决不去了;假如你们还有多余的能力,真希望你和老爸同意我。我会通过合理打工,解决一部分生活费用的,也相信姨妈这根‘跑道’会助我起飞的,我不会停留在安逸的‘飞机场’里。”
面对女儿如此先发制人的通达诉求,平时刀子嘴巴豆腐心的母亲竟然失语良久。最后同意了。
自打女儿去了日本留学之后,视频成了远隔重洋的母女俩沟通的心桥,她们约定每晚要通话交流。聪明的女儿不仅全面汇报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还用摄像头、照相机一一展示与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成绩单之类的物证和居住环境,并配以生动的旁白,这让银凤从心底里感到了踏实。
优秀的女儿考入某著名大学后不久,引起了一个出身名门,品学兼优的日本男学哥的热烈追求。母亲明确表示:不希望以后和不会讲中国话的女婿相处。于是,尽管晓舟和这位学哥蛮对得上眼,谈话也蛮投机,但母亲的表态既现实又有从长远考量的道理,她还是坚决地踩下了恋爱的“刹车”,令那个日本学哥抓狂了好一阵。一个阳光的上海男同学很下力气地帮助晓舟利用课余去超市打工,并渐生爱意。在浦东机场,银凤送女儿时也邂逅过这男生的一家人,一面之交,就打心眼里中意。然而,晓舟在和他的交往中,总感到在工作上很容易接近,但感情上总“不来电”。晓舟在和母亲好一番交心之后,婉言回绝了这个好胜、好强,却不善温柔的上海男生,令银凤连连叹息。
最近,已是大三的晓舟在老师的推荐下,去参加了一次日本主流传媒(NHK、《朝日新闻》等)联合招聘培训生的面试会,经过苛刻的笔试、面试,她终于如愿以偿,成了被NHK国际部录用的第二个中国留学生。
消息传来,母亲在高兴之余,却又担心起女儿的身体以后“跑勿动”高强度的电视新闻采访,失眠了好几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