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一拨短信就到
夏女士告诉记者,自己这一阵子由于家庭发生变故,感到心情难以调整,不知该向谁诉说。听从了朋友的建议,她决定向专业心理咨询机构求助,于是便拨通了“上海心灵花园”的电话,诉说了自己的经历后,双方约定之后当面进行咨询治疗。
然而蹊跷的是,两天后她却收到一家名为“心潮心灵花园”的心理咨询机构发来的短信,对方称自己是“工商局唯一批准的心理咨询机构”。虽然名称相近,但夏女士还是发现,“上海心灵花园”和“心潮心灵花园”并非同一家机构。“心理咨询的内容牵涉到我内心的秘密,是个人隐私,怎么会泄露出去?”想到这里,夏女士心里很不是滋味。
名称相仿地址相近
为了验证夏女士的说法,记者用自己的两个手机分别拨打了“上海心灵花园”热线,两天后果然都收到开头四位为1065的号码发来的和夏女士一模一样的短信。不仅如此,这两家“心灵花园”的地址居然也十分相近,都开在零陵路上两幢相邻的大厦内,相距不过100多米,让人摸不着头脑。
记者致电“上海心灵花园”,对方工作人员也倒起了苦水。原来,最近已经有许多前来咨询的市民向他们反映此事,只要曾通过手机与他们联系,无一例外都会收到“心潮”的短信,前来咨询的人数因此大幅下降,经营陷入窘境,“我们也搞不懂这些信息是通过哪种途径泄露出去。”
记者又拨通短信里“心潮心灵花园”的电话,询问究竟是如何得到咨客的信息。对方对此语焉不详,只是强调“上海心灵花园”是非营利性机构,不能收取费用,他们发短信是为了“打击这种违法行为”。
如何泄露不得而知
通过调查,记者了解到“上海心灵花园”是在民政局登记的民办非企业单位,而“心潮心灵花园”则是以“苏州心灵花园上海分公司”的名义在工商局注册的企业。两家都有相应手续,但由于性质不同,“上海心灵花园”可开展心理咨询与治疗,“心潮”则只能开展非治疗性的心理咨询。按照规定,“上海心灵花园”可以收取合理费用,“心潮”工作人员称对方违法,显然站不住脚。
记者从移动、电信等运营商处了解到,这些拉客短信确实是从他们的信道中发出,但至于市民的通话记录为何会泄露,他们既不知道也无法解决,想要彻查此事,必须通过公安部门。
“求助心理咨询本是为了寻找一片可以诉说心事的净土,现在却一点安全感都没有。”夏女士说,心理咨询机构无论如何都不该为了争抢生意而侵犯个人的隐私。
本报记者 曹文清 实习生 李倩宁